1
当心灵逐渐从纷扰的世俗中抽离,进入一种深度宁静的状态时,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便悄然展开——那便是虚空状态的降临。在这一状态下,修炼者仿佛与万物融为一体,所有的感官界限都被模糊,甚至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却又奇妙地感受到一种被气包裹的温暖与安宁。
静修之初,往往伴随着对呼吸的专注与调控。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心灵与外界的对话,将外界的喧嚣逐渐隔绝于外,内心的宁静如清泉般涌现。随着呼吸的平稳,意识开始下沉,直至达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度放松状态。此时,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空间也变得模糊,唯有那份内在的平和与宁静,如同永恒的灯塔,指引着修行者前行。
在这样的状态下,修炼者可能会经历一种被称为“虚空”的体验。这是一种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感知,仿佛整个宇宙都融入了自我之中,又或是自我融入了宇宙之中。身体的感觉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名状的轻盈与自由。
正是在这看似虚无缥缈的虚空状态中,更为奇妙的景象悄然显现。突然间,全身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照亮,光明透亮,如同晨曦初照,驱散了所有的黑暗与迷雾。这光明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自内心深处,是心灵觉醒的象征,是内在智慧的显现。在这一刻,修炼者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原本,那是一种超越肉体的存在,是真正的自我,是本性之光。
眼前现出的光体,便是明心见性的直观体现。这光体并非具象之物,它超越了形态与色彩的束缚,是一种纯粹而神圣的存在。它代表着修行者内心的纯净与光明,是修行成果的直接反映。当修行者凝视这光体时,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喜悦,仿佛所有的努力与坚持,在这一刻都得到了最完美的回报。
见到光体,即是见到了本来面目,见到了真我,见到了本性。这是一种内在觉醒,是对生命本质的直观认识。在见到真我的那一刻,修行者会意识到,自己并非仅仅是一个肉体的存在,而是一个拥有无限潜能与智慧的生命体。
2
宇宙中的阴阳理论,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解释了自然界万物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也隐含了对人体内在机制的深刻理解。在这一框架下,人体被视为一个由显性系统与隐性系统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显性系统,即我们通常所能感知到的身体结构与生理功能,包括骨骼、肌肉、器官、神经系统等,它们支撑着我们的日常活动与生命存续。而隐性系统,则更多地指向那些难以直接观测到的层面,如能量流动、情绪状态、潜意识思维等,它们虽不显性,却对个体的健康、行为乃至命运产生深远影响。
在人体这部显隐双运的系统中,除了日常所感知的“我”(即意识自我)之外,是否还存在一个更为本质、能力更为强大的“真我”,一个尚未显现的主人?这个“真我”,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连接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桥梁,是驱动生命深层次运作的核心力量。
“真我”是否可见?何种形态?“真我”并非肉眼可见的实体,它超越了物质形态的限制,既非固态的身体形,也非气态的飘散,而是一种更为微妙、非物质的存在。它可能是一种能量场、一种意识状态,或是某种尚未被科学完全理解的量子现象。如量子物理学家所揭示的,宇宙的本质可能是由信息和能量构成的,而非仅仅是物质。“真我”正是这种信息和能量的集中体现,它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以我们无法直接感知的方式存在着。
“真我”为何不公开“主事”?在多数宗教与哲学体系中,“真我”被视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意识状态,它超越了个人欲望与情绪,以一种更为客观、全面的视角观察世界。“真我”并不直接干预个体的日常生活,而是作为内在的指导力量,通过直觉、灵感、梦境等方式,引导个体走向内在的成长与觉醒。这种引导往往是间接且微妙的,旨在激发个体的自我探索与自我实现能力,而非取代个体的自由意志。
在现代心理学中,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领域,强调个体内在潜能的发掘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这些学派认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藏着一种向善、向上、追求自我完善的驱动力,这可以被视为“真我”的一种体现。由于社会文化的制约、个人经历的塑造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的建立,这种内在的驱动力往往被掩盖或忽视。因此,通过心理咨询、冥想、艺术创作等方式,可以帮助个体逐渐揭开层层迷雾,触及并拥抱那个更为真实、更为纯粹的自我。
“真我”与身体的关系,可以比喻为驾驶员与车辆的关系。身体是“真我”在物质世界中的载体,它承载着“真我”的意识与情感,同时也限制了“真我”的表达方式。一辆汽车的性能受限于其机械结构,人的身体条件也会影响个体的精神体验与生命质量。“真我”并非身体本身,而是超越身体的存在,它有能力超越身体的限制,达到更高层次的意识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修真笔记摘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修真笔记摘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