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澈摸了摸兜,掏出一枚皱巴巴的一元纸币递过去。手里的钱瞬间从37.5元变成了32元,他却一点都不心疼——有了《青花瓷》,这点钱算什么?
他抱着泡面和矿泉水,几乎是跑着回了出租屋。推开门,漏雨的窗户还在滴答滴答接水,旧书桌的漆皮掉了一大块,可这些狼狈的景象,在苏澈眼里都变成了“暂时的困境”。
他把泡面放在桌上,顾不上吃,先拿起那把放在墙角的旧吉他。吉他是原主上大学时买的二手货,琴颈有点弯,琴弦也锈了两根,之前弹的时候总有点走音。可现在,苏澈抱着它,手指按在琴弦上,脑海里自动浮现出《青花瓷》的前奏。
他深吸一口气,调动“气息控制”技能,指尖拨动琴弦。
古筝的前奏用吉他弹出来,少了几分悠扬,却多了几分青涩的温柔。“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第一句歌词唱出来时,苏澈自己都惊了——他以前唱歌总有点跑调,尤其是这种需要细腻情感的歌,可现在,气息稳得很,每个字的咬字都恰到好处,连带着“青花”“笔锋”这些词,都像是有了画面感。
他越唱越投入,从主歌到副歌,从“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到“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歌声在狭小的房间里回荡,盖过了窗外的雨声。唱到最后一句“你眼带笑意”时,苏澈的声音轻轻落下,指尖还停留在琴弦上,心里满是激动。
这就是系统的力量?这就是《青花瓷》的魅力?
他敢肯定,在这个连“顶流歌曲”都是《恋爱冲》的蓝星,《青花瓷》一旦发布,绝对会像一颗炸雷,把整个乐坛都炸醒!
可兴奋过后,现实的问题又冒了出来——72小时内录Demo,上传平台。
录Demo需要录音棚。他之前在网上看过,江城最便宜的录音棚也要50块钱一小时,还不包括后期简单处理。他现在兜里只有32块钱,连一小时的费用都不够,更别说后期了。
苏澈皱起眉头,坐在书桌前,打开那台老旧的笔记本电脑,搜索“江城 低价录音棚”。页面加载得很慢,半天才能跳出一个结果。他一条一条地看,大多是“100元/小时”“专业团队,最低80元/小时”,直到翻到最后一页,才看到一个叫“老周录音棚”的地方。
地址在老街,离他的出租屋大概两公里,收费标准写着“学生价40元/小时,包含基础后期(降噪、混响)”,下面还留了个手机号,备注着“提前预约,可再减5元”。
40元一小时,提前预约减5元,就是35元。他兜里有32元,还差3元。
苏澈摸了摸兜,又翻遍了书桌的抽屉、衣柜的角落,甚至连床底下都看了,终于在一本旧课本里找到了三枚一元硬币——这是原主之前夹在书里当书签的,后来忘了取出来。
32元+3元=35元,刚好够一小时的录音费!
他赶紧拿起手机,拨通了老周录音棚的电话。电话响了三声,一个沙哑的男声传来:“喂?谁啊?”
“您好,我是学生,想预约录音棚,请问今天下午有空吗?我看您这边有学生价,提前预约能减5元,对吧?”苏澈的声音有点紧张,生怕对方说没空。
“学生啊?下午两点有空,你过来吧。”老周的声音很随意,“地址在老街23号,进门报我名字就行。记得带U盘,录完直接拷给你。”
“谢谢老板!我一定准时到!”苏澈挂了电话,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泡面,这才感觉到饿。拆开包装,倒上热水,等泡面的三分钟里,他又把《青花瓷》的乐谱看了一遍,在心里默唱了几遍,确保自己不会出错。
泡面泡好了,苏澈狼吞虎咽地吃着,连汤都喝得一干二净。他抹了抹嘴,把乐谱折好放进兜里,又检查了一遍手机、U盘,最后抱起那把旧吉他,试了试琴弦——虽然还有点走音,但应该不影响录制。
下午一点半,苏澈锁好门,背着吉他往老街走去。阳光已经出来了,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他走得很快,脚步轻快,之前的焦虑、迷茫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期待。
他知道,这一小时的录音,是他在蓝星的第一步。只要录好《青花瓷》的Demo,上传到平台,他就能拿到1000声望值,解锁作品库初级权限,甚至有可能靠这首歌赚到第一桶金,交上那2000块房租。
老街离得不远,两公里的路,苏澈走了二十分钟。远远地,他就看到了“老周录音棚”的招牌——一块红色的铁皮牌,上面用白色油漆写着名字,旁边还画了一个麦克风的图案,有点简陋,却很显眼。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录音棚的门。
里面不大,大概十平米左右,靠墙放着一台老式的调音台,中间有一个用玻璃隔开的小房间,里面摆着一把椅子和一个麦克风。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坐在调音台前,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看到苏澈进来,抬头看了他一眼:“是你预约的?录什么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