澈心工作室的玻璃窗上还贴着未干的青花贴纸,是昨天搬家时粉丝们帮忙贴的——有“天青色等烟雨”的歌词贴,有迷你青花瓷瓶的图案贴,还有几个歪歪扭扭的手写贴,写着“澈心加油”。苏澈坐在靠窗的办公桌前,手里捧着一杯刚泡好的绿茶,杯壁上印着小瓷瓶的图案,是瓷坊老师傅特意定制的。桌角堆着一叠文件,最上面是李薇刚打印好的“第一阶段成果汇总表”,红色的数字在白纸上格外醒目。
“粉丝数破300万了。”李薇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屏幕上是抖乐和乐云的后台数据,“其中核心粉丝占比25%,也就是75万人,他们自发组织了‘澈心文化日’,上周在全国10个城市的书店同步播放《青花瓷》纪录片的预告片,还捐了500把吉他给乡村学校的音乐教室——这些都是粉丝自己发起的,没花工作室一分钱。”
苏澈接过平板,指尖划过粉丝捐赠吉他的照片——孩子们抱着崭新的吉他,脸上带着腼腆的笑,背景板上贴着“向苏澈哥哥学习,爱音乐,爱文化”的标语。他想起穿越那天,自己在漏雨的出租屋里,抱着一把弦都快断的旧吉他,连录歌的手机都黑屏,现在却有300万人因为他的音乐聚集在一起,还主动做公益,眼眶突然有点发热。
“还有《时光三部曲》的销量。”李薇翻开汇总表,指着“80万张”的数字,语气里满是骄傲,“乐云刚发来的最终统计,其中《青花瓷》单曲销量35万,《晴天》30万,《十年》15万,是2024年华国新人EP的销量冠军,比第二名多了整整40万张。更重要的是,这80万张里,有10万张是‘文化公益版’,每买一张,我们就捐2块钱给非遗保护基金,现在已经捐了20万,瓷坊老师傅用这笔钱修缮了老窑,还收了5个年轻学徒。”
“老窑修好了?”苏澈惊喜地问。他之前一直担心老窑年久失修,没办法再烧制传统青花瓷,现在听到这个消息,比销量破80万还开心。
“修好了,老师傅还拍了视频给你。”李薇打开手机,视频里,老窑的烟筒重新冒出青烟,几个年轻学徒围着老师傅,认真学习拉坯的技巧,背景音乐是《青花瓷》的 instrumental 版。“老师傅说,等纪录片拍完,要烧一窑‘澈心工作室’专属的青花瓷,送给支持你的人。”
就在这时,周建明提着一个礼盒走进来,脸上带着笑意:“刚从星火过来,给你们带了好东西——这是乐云颁发的‘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新人’奖杯,还有文化部发来的‘青年文化使者’提名通知,下个月颁奖。”
苏澈接过奖杯,是一个水晶材质的吉他造型,底座上刻着“苏澈 2024年度最具影响力新人”。他看着奖杯,又看了看工作室里的点点滴滴——老林送的旧吉他挂在墙上,粉丝贴的青花贴纸在窗边闪烁,李薇整理的项目文件堆在桌角,突然觉得“站稳脚跟”这四个字,不是一句空话,是靠一首首歌、一个个项目、一群人的支持,实实在在堆起来的。
“还记得你刚签约星火的时候吗?”周建明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笑着回忆,“那时候你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抱着一把旧吉他,在会议室清唱《青花瓷》,我就觉得你不一样——不是为了火,是真的想做音乐。现在看来,我的眼光没错。”
老林也端着一盘刚烤好的饼干走进来,饼干形状是青花瓷瓶和吉他,是他昨天特意学做的:“我这辈子混过不少乐队,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不追名,不逐利,一门心思把音乐和文化绑在一起。现在好了,粉丝多了,销量高了,工作室也有了,咱们终于在乐坛站稳脚跟了!”
苏澈拿起一块青花瓷形状的饼干,咬了一口,甜而不腻,像他这半年来的经历——有初期的苦涩,有中期的紧张,更有现在的甘甜。他走到窗边,看着老街的景象:瓷坊门口围着拍照的游客,书店里播放着《青花瓷》的音乐,街角的学生抱着吉他轻轻哼唱《晴天》,整个老街都因为他的音乐,多了几分文化的温度。
就在这时,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准时响起,淡蓝色的光膜在视野里缓缓展开,比平时更明亮:
【检测到宿主完成第一阶段核心目标:粉丝数破300万,《时光三部曲》销量破80万张,获“2024年度最火新人”称号,成立澈心工作室并明确文化+原创定位,触发“第一阶段任务小结”……】
【第一阶段任务“声震乐坛”完成度:50%!】
【任务完成核心成果:
1. 音乐影响力:打破流量垄断,以《青花瓷》《晴天》等作品重新定义“原创音乐”,推动行业减少流量包装,增加原创扶持;
2. 文化影响力:通过《青花瓷》纪录片筹备、非遗基金捐赠,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融合,获文化部提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成穷学生,我用老歌火遍蓝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