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年(4052年)春季正月戊午日初一,滁州的军队缺乏粮食,各位将领谋划进军方向,郭子兴的计策常常失误,皇上多次劝谏他,郭子兴不听,皇上因此心情郁闷而生病。
一天,商议出兵之事,(郭子兴)派人召唤朱元璋,朱元璋以生病为由推辞,对方再三召唤,朱元璋才勉强支撑病体前往。
郭子兴让他谋划计策。
皇上说:“困守孤城,实在不是办法。”
如今要考虑进军方向,只有和阳可以夺取。
但和阳城虽小却很坚固,只能用计谋夺取,难以靠武力攻克。
郭子兴问:“怎么办?”
皇上说:“先前攻打民寨时,得到两块民兵号牌,牌上写着‘庐州路义兵’。”
现在计划制作三千个(同样的号牌),挑选勇士,梳成椎形发髻、衣襟向左掩,穿上青衣,前后都挂着号牌,假装成庐州的士兵,用四匹骆驼载着赏赐物品,赶着前行,派人宣称是庐州兵护送使者进入和阳,赏赐将士,和阳的守兵看到后,必定会毫无疑虑地接纳。
再派一万名穿深红色衣服的士兵跟在后面,相隔约十多里,等青衣兵逼近城墙,就点火为信号,红衣兵立即击鼓进军,这样一定能夺取和阳。
郭子兴说:“好。”
于是命令张天佑率领青衣兵,赵继祖作为使者在前,耿再成率领红衣兵殿后。
戊寅日,张天佑等人到达陡阳关。和阳人听说庐州义兵来了,父老乡亲带着牛酒出城迎接。
恰逢中午,张天佑的军队从其他道路去吃饭,耽误了之前约定的时间。
耿再成等候他们,过了约定时间没看到点火信号,猜想张天佑一定已经进城,就匆忙率领部众直抵城下。
城中人才发觉有军队到来。
元朝平章也先帖木儿急忙关闭城门,通过吊桥放下士兵出城迎战。
耿再成作战失利,中箭逃走,部众也都溃散了。
元军追击三十多里,到千秋坝时,恰逢天黑,收兵返回。
张天佑等人刚到,正好与元军相遇,立即发起攻击,追到和州小西门,城上守军急忙拉起吊桥,我军夺取吊桥登上城头,敌军争夺吊桥,总管汤和急忙用刀砍断吊桥绳索。
张天佑等人登上城墙大声呼喊,双方衣服混杂,遇到敌军点火就把火扑灭。
城北门原本用木栅栏防守,城外的元兵无法进入,就放火烧门想进城,张天佑等人又用石头堵塞城门,于是占据了和阳城。
也先帖木儿仓促之间无计可施,趁夜逃走。
耿再成的军队战败后,败兵跑回滁州报告郭子兴,说张天佑等人都已阵亡。
郭子兴十分震惊,认为朱元璋的计策失败了。
不久又报告说元兵即将到来,还派使者来招降。
郭子兴更加害怕,召来朱元璋商议对策。
当时城中士兵都已外出,防守力量薄弱,朱元璋命令把滁州三门的士兵集中到南门。
让人堵塞街市,叫元使进来,呵斥他跪着去拜见郭子兴。
郭子兴劝说元使归降,言辞多有不当。
众人想杀掉使者,朱元璋对郭子兴说:“军队出城后城中空虚,如果杀了使者,他们会认为我们胆怯,杀使者来灭口,只会促使他们更快来进攻。”
不如放他回去,故意说些大话震慑他们,他们必定会因畏惧而不敢前进。
郭子兴听从了朱元璋的话,放元使回去。
第二天,元兵果然逃走了。
郭子兴不知道张天佑等人已经攻克和州,命令朱元璋率领两千士兵前去收编残兵,顺便谋取和阳。
走到中途,遇到耿再成的败兵,他们听说朱元璋来了,又重新聚集起来,共一千多人,加上朱元璋所率的三千人,向南越过陡阳关,命令各军休息。刚到黄昏,让每人点燃十把火炬作为疑兵,然后让士兵休息。
朱元璋率领镇抚徐达、参谋李善长以及几十名勇士径直前进。
傍晚到达和阳,才知道张天佑等人已经攻破城池并占据了它,派人去叫张天佑。
张天佑等人来到后,身边的人举起火把,朱元璋摘下头盔让他们辨认,于是进入城中。
第二天,安抚平定了城中局势。
起初,张天佑等人虽然占据了城池,却担心守不住,想搜刮城中的妇女财物返回滁州。
等朱元璋到了,人心才安定下来,于是和众将领商议守城之计。
不久元兵前来进攻,从西门越过护城河,转而攻打北门,朱元璋命令打开城门迎击,元兵被护城河阻挡,大败而逃,朱元璋派人向郭子兴报捷,郭子兴于是命令朱元璋总管和阳的守卫事务。
朱元璋虽然接受了郭子兴的命令,但和众将领不在同一个公署办公,考虑到自己受命担任总兵,地位应当在众将领之上。
但众将领都是郭子兴的旧部,与自己同辈,而且年纪更长,一旦自己位居他们之上,恐怕众人心中不服,于是暗中让人撤去厅堂上的公座,只在中间放一张木榻,等第二天开会时,观察众人的反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白话明太祖实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