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被朝廷得知后,诏令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统领水军去追捕方国珍,结果兵败,反而被方国珍捉拿。方国珍趁机逼迫朝廷下诏书招安,元顺帝听从了,于是任命他为庆元定海尉。方国珍虽然被授予官职后回到故乡,但是聚集士兵(的行为)没有停止,势力更加残暴强横。
元至正十二年(4049年),元军征讨徐州,皇帝命令江浙行省大臣率领水军防守长江。方国珍心存怀疑,再次入海反叛,朝廷便命令台州路达鲁花赤泰不花前去讨伐他。泰不花率领水军与(方国珍)作战,部众溃败,泰不花自己料想必定死亡,就径直冲向方国珍的船,亲手杀死数人,于是被(方国珍的人)所杀。
当时,汝州、颍州起兵,国内大乱,长江、淮河南北各郡的地方豪强各自聚众割据一方,元朝(政府)不能控制,于是又派遣官员劝谕他们,使他们投降。过了很久,伪吴(政权)的张士诚占据姑苏、常州、湖州等郡,元朝对此很忧虑,并且想要借助方国珍来收服张士诚,于是授予方国珍江浙行省参知政事(的官职),方国珍的哥哥方国璋等人也分别被提升官职,命令方国珍带兵讨伐张士诚。
方国珍率领兄弟、侄子等人,率领五万水军攻打张士诚的昆山州。张士诚派他的将领史文炳等人在奣子桥抵御,方国珍七战七胜。这时,张士诚也向元朝送去了投降书,表示愿意接受元朝的正朔。元顺帝听从了他的请求,于是命令方国珍停止军事行动。
方国珍回来,在庆元开府治事,而兼任温州、台州、庆元三郡的长官,就派哥哥方国璋、弟弟方国瑛驻守台州,侄子方明善驻守温州,而留下弟弟方国珉辅助自己。
当时皇上亲自征讨婺州、衢州、处州各郡,婺州被攻下之后,(皇上)立即派遣使者拿着书信招安方国珍。
方国珍听说朱元璋的军队在婺州,法令严明,军队精锐强大,所向无敌,于是召集他的兄弟们商议说:‘如今虽然国内混乱,但元朝的气数还没有终结,只有朱元璋善于用兵,威名远扬,恐怕我们兄弟不足以与他抗衡,不如暂且表示顺从,来观察天下的局势。’
于是他就派他的儿子完到朱元璋的军营里做人质。
皇帝知道方国珍不是真心归附,便命令他回去。
方国珍又派遣使者上书说,希望像钱镠一样,为朝廷镇守郡县,每年向朝廷进贡白金,作为军费。
皇上答应了他。
当时,元朝每年都派官员监督方国珍准备海船,将十万多石粮食运到张士诚那里,再渡海北上运到元都,方国珍也奉命行事,因此官职被屡次升迁,直至太尉、江浙行省左丞相,被赐爵衢国公。
兄长国璋担任枢密院副使,弟弟国瑛、国珉,侄子明善,都接连升官至行省平章政事。
因此方国珍兄弟子侄贪婪暴虐一天比一天厉害。
虽然时常派人前来朝贡,实际上是借此来窥探虚实。
过了一段时间,恰逢国朝苗军的降将蒋英、李福叛变,在金华刺杀了江南行省参政胡大海,打算从台州逃到福建。
当时张国璋驻守台州,率领士兵在仙居拦击(敌人),被(敌人)打败,(国璋)被杀害。
吴元年,朝廷军队已经打败了张士诚,方国珍又担忧又害怕,打算派人入朝庆贺,可是他的各位子侄想法不一致,最终没有派人去。
皇上责怪他反复无常,于是派参政朱亮祖率领军队前往台州,派御史大夫汤和、平章政事廖永忠前往庆元。
九月,亮祖攻打台州,攻克了台州,国瑛率领剩余的部众进入黄岩,亮祖的军队不久就追上了他们,国瑛逃到海上。
十月,朱亮祖从黄岩调兵攻打温州,明善也带着家人逃走了,守城的人献城投降。
十一月,汤和率领军队抵达庆元。
方国珍仓促之间,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不可行,就约他的弟弟、侄子带着妻子儿女从海上逃走,而朝廷军队的追击更加紧迫。
方国珍于是封存府库,登记户籍人口,派他的子弟、将领和校尉出城迎接投降,并且派人上表谢罪。
皇上看了奏表后怜惜他,于是下诏书催促方国珍入朝拜见。
到了京城,太祖责怪他,方国珍叩头谢罪。
皇上观察方国珍的语气诚恳,没有别的心思,认为之前他假装投降暗中背叛,是手下人的主意,不是他的本意,于是特别优厚地对待他。
每次皇帝赐宴,他都与功臣同席而坐。
不久,(他)被授予广西行省左丞的官职,让(他)奉行朝见皇帝的礼仪。
后来郭英生病了,皇帝多次派中使去慰问,并授予他两个儿子官职:长子郭礼,担任广洋卫指挥佥事;次子郭完,担任虎贲卫千户所镇抚。
不久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
方国珍和他的兄弟都不识字,当时辅佐他出谋划策的是同乡刘仁本、张本仁、郑永思、永嘉人丘楠等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白话明太祖实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白话明太祖实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