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无庸跪在正中央的地面,呈上周宁海的口供,
“启禀皇上,这是慎刑司审讯周宁海的口供,上书,
给温宜公主下木薯粉,嫁祸给昭妃娘娘。
因公主哭闹,给温宜公主喂安神汤,曹贵人想接公主回去,被多番责骂。
收受贿赂保荐官员。
指使余答应在莞常在的药中下毒,威胁丽贵人和余答应顶罪。
推沈答应落水,陷害沈答应假孕,并把得了时疫的宫人用过之物,给沈答应和莞常在用。
以及谋害其他妃嫔之事,请皇上过目。”
皇帝没什么心情看这些罪状,草草翻了两下就甩开了,这些事情他心里门清,但人心都是偏的。
莞常在作为受害最多的人,这时候开口最为合适,
“求皇上为嫔妾和眉姐姐做主。”
众嫔妃皆跪下,逼皇帝处置华妃,正所谓法不责众。
皇帝心中恼怒也无可奈何。
转着手里的黄玉佛珠手串,他没有细究这些供词,就是想糊弄过去。
可面对着众嫔妃,有人满脸愤慨,有人神情悲戚,有人擦着眼泪,一屋子的人都紧张地等待他的决断。
皇帝闭上眼睛,不看眼前人,心中只有从前与世兰的恩爱时光,和对她的愧疚,
“华妃年氏,久在宫闱,德行有亏,着废除封号,降为答应。”
从皇帝闭眼的那一刻起,他就放弃了这满宫里的所有嫔妃。
无视了她们每个人都曾经被华妃刁难、欺辱、陷害甚至意图杀死的冤屈。
就连废除她的旨意,也只说德行有亏,而非罪行累累。
众人知道了皇帝的态度,只能默默咽下,可谁又能甘心?
皇帝说完对年世兰的处罚,睁开眼睛,看到底下还跪着的嫔妃,
“都起来吧。
贵人曹氏检举有功,着册封为嫔,封号“定”,十一月初一行册封礼,搬至启祥宫主殿,以后温宜就在定嫔身边抚养,直至出嫁。
沈答应复位惠贵人,搬回延禧宫主殿。
莞常在晋为莞贵人。
昭妃晋为贵妃,与定嫔一起行册封礼,以后后宫事务由昭贵妃和敬妃共同主理。”
兜兜转转,沈眉庄回到了最初册封的位份,甄嬛回到了最初皇帝想给她的位份。
说完这些,皇帝吩咐众人散了,自己留在承乾宫陪儿子玩了一会儿,才走着回养心殿。
路上,高无庸陪皇帝闲聊,
“皇上,恕奴才多嘴,您怎么不坐龙撵回去呢?”
皇帝颇为无奈,
“昭贵妃这霸道性子,刚刚跟朕说什么为了朕的身体好,要多走动和锻炼,不让朕坐轿撵回去。
否则她就要弘曦多走路,说是替朕这个皇阿玛走的……
朕看她分明是对朕的处罚不满,故意折腾朕,哼!”
高无庸听着皇帝的口气,倒不像是责怪,他小心地揣度着皇帝的意思,
“奴才看郭太医每次请平安脉,都会提醒皇上平常批完折子多运动,看来还是昭贵妃娘娘说话有效啊,奴才寻思着哪天得去感谢娘娘一番。”
皇帝看他故意调侃,佯装怒道,
“不让朕坐轿撵,你这老货还要谢她,真是大胆。”
说完不理高无庸,自顾自地往前走了。高无庸跟在后面追。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转眼之间,已经来到了册封礼当日。
承乾宫里,一身贵妃吉服,深红内衬,黑金外披,上绣凤凰于飞,大拉翅的旗头,镶满碧玉珠翠,精致大气的妆容,富察仪欣看着镜中的人影,淡定从容,端庄威仪,很是满意。
这时,怡亲王依旧作为册封使,进到承乾宫,带来了皇帝的册封圣旨和贵妃的金册金宝。
富察仪欣携承乾宫众宫人皆跪在庭院里的空地上,听怡亲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昭妃富察氏仪欣,毓秀钟灵,德仪备至,笃生勋阀,克奉芳型,秉德恭和,赋姿淑慧。佩诗书之训,声华茂着掖庭;敷纶綍之荣,宠锡用光典册。 尔其祗勤夙夜,襄壸范而弥嗣徽音;衍庆家邦,佐妇职而永膺渥眷。
今册为昭贵妃,钦此!
“臣妾谢主隆恩。”
怡亲王把圣旨递给富察仪欣,
“这是册封圣旨,请昭贵妃敬受。”
身后的小太监把金册金宝递给夏竹。
定嫔那里是高无庸去宣旨的,两人前后脚到养心殿,一同听皇帝教诲,行完册封礼。
在甄嬛看来,是华妃一手主导了甄家被流放的惨案,如此深仇大恨,甄嬛岂能不报。
她看出定嫔害怕年世兰起复的惶恐不安,和多年隐忍,一朝得势之后的膨胀。
私底下悄悄找了定嫔,
“恭喜定嫔娘娘。只是娘娘,若要永不再受人摆布牵连,还需斩草除根。
听说皇上对待前朝的倒年功臣,都官升几级,恩赏不断呢。
若娘娘能再次进言,相信一定可以避免以后夜长梦多。”
曹琴默表面上不动声色,可甄嬛看出她已然心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甄嬛传:杀穿后宫三千次!请大家收藏:(m.zjsw.org)甄嬛传:杀穿后宫三千次!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