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恪向北踱步,低语道:“殿下莫非忘了,关外或许藏着您最大的倚仗。若能与之修好,许以重利,或可助殿下扭转乾坤,自然京城内的臂助亦不可少。”
唐骁猛然醒悟,厉声喝道:“杜恪,你这是要将康王推入火坑不成?”
杜恪神色自若:“殿下此刻进退维谷,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或许柳暗花明?”
“这......”
康王踌躇不定,一来他素来不屑与虎视眈眈的北蛮往来;二来即便在京中起事,面对秦王府五百精锐,他的亲兵也毫无胜算。
“禀殿下,荣国府贾赦求见。”
杜恪眼中精光一闪,快步上前贺道:“恭喜殿下,这京城内的第一份助力,已然送上门来。”
康王精神为之一振。
须知如今京营兵权,正握在宁国府贾代化手中。
“先生,快教孤如何应对?”
杜恪轻抚长须,成竹在胸:“殿下只需冷面相对,不必假以辞色。”
康王疑惑:“这是何故?不是孤有求于人?”
“殿下依计行事便是......”
甫入大同府,贾赦便觉心头一紧。
整座城池仿佛被无形的阴云笼罩,令人窒息。
街巷间兵卒往来如梭,城门虽开半扇,却只进不出。
盘查之严,连他也被搜身方得入城。
及至康王暂居的将军府,肃杀之气更甚。
贾赦垂首趋入,偷觑康王面色阴沉如铁,慌忙行礼:“荣国府一等国公之子贾赦,叩见康王殿下。”
康王虚抬手腕,语气淡漠:“平身吧。即便你不来,孤也要修书荣国府。你既来了,倒也省事。”
康王府与荣国府素无往来,何况老国公尚在前线,能有何事相商?
贾赦顿觉不妙。
“殿下,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忽见杜恪拍案而起,戟指怒喝:“变故?天大的变故!荣国公边关兵败,累及殿下功亏一篑,东宫之位就此断送!如今殿下还要为被俘的荣国公向北蛮低头,岂有此理!你荣国府欠下的这笔债,该如何偿还?”
贾赦猛然一惊,荣国府上下能安享富贵,全赖在外征战的荣国公支撑。若荣国公有闪失,贾家的天便塌了。
“什么?我父亲被北蛮掳走了?!”
杜恪厉声喝道,一把揪住贾赦衣领:“是你爹要紧,还是殿下的东宫之位要紧?”
康王眉头紧锁,沉声道:“莫要争执,事情尚有转机。恩侯不必惊慌,孤定会全力营救老公爷,已与北蛮联络,只看他们开出的条件能否接受。”
贾赦扑通跪地,叩首泣道:“谢殿下大恩!”
康王快步上前扶起他:“何须如此?孤奉父皇之命挂帅,自当担起责任。只是此番大败,兵符恐怕难保。”
若康王被召回,无人与北蛮议和,父亲岂非再无生路?想到康王提及要传信荣国府,贾赦当即拱手道:“殿下若有差遣,贾家万死不辞。”
康王拍了拍他的肩:“确有要事相托,只怕不易……”
……
皇城,太和殿。
元庆帝近来龙体欠安,早朝日渐稀疏。初时五日一朝,后延至七日,如今已十多日未朝。
四月二十,沉寂多日的朝会重启。
百官心知肚明,边关战报再度传来。前次捷报满城欢庆,此次却悄无声息,结局不言而喻。
众人面色凝重,屏息以待。
队首的秦王剑履上殿,出门时东方治便提醒他莫对朝会抱太大期望,元庆帝未必会收回康王兵符。连岳山也这般说,秦王心中愈发疑惑。
望着龙椅上的父皇,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秦王已难揣测圣意。
“众卿,朕长话短说。康王征讨北蛮,因荣国公与秦王府诸将贪功冒进,中伏惨败,折损大半兵力。康王被迫固守,局势危急,卿等可有良策?”
此言一出,满朝震动。
虽料战事不利,却未想到一败涂地,连荣国公与诸将皆陷敌手。
群臣愕然,一时无人应答。
良久,龙椅上传出咳嗽声,忠顺亲王率先出列:“陛下,若战报无误,秦王府既有过失,理当由秦王挂帅戴罪立功。康王经验不足,不如回京协理政务。”
话音未落,缮国公之子石锐挺身而出,与宗亲针锋相对。
忠顺亲王瞥了一眼,心中冷哼,料定他又要唱反调,谁知石锐竟开口道:“忠顺亲王所言极是,边关之患非同小可,理应交由更通兵事的秦王殿下处置。恳请陛下收回康王殿下的兵符,归还秦王府。”
忠顺亲王愕然瞪大双眼,几乎想用笏板敲开石锐的脑袋,看看是否出了毛病。
两大派系罕见地站在一处,支持秦王的声音愈发响亮。
自宗亲至勋贵,从中书省到六部,无一不赞同秦王挂帅,朝堂上下竟前所未有地齐心。
更有言官直言弹劾康王,满朝无人反驳。
元庆帝心底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冕旒之后,他的面色微白,唇色泛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