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眉峰骤聚:半年光景未见起色,太医院就这点本事?不该广征天下良医么?
戴权急声道:太医院早已汇聚四海名医,宫外哪还有更高明的大夫?
那母后为何也缠绵病榻?
戴权顿时噤声,盯着青砖地缝不发一言。
罢了,孤亲自去瞧。
行至月洞门前,戴权忽道:殿下留神台阶。
秦王袍角翻飞,腰间飞鱼牌金光一闪:戴总管是觉着孤脚下有险?
戴权扫视往来宫人,轻声道:石子路不甚平整。
秦王朗声大笑,虚点其额:难怪父皇器重你,果然机灵。
戴权扑通跪倒:奴婢惶恐。
秦王鼻间轻哼:起来。你在这宫里头也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这般作态,倒像孤刻薄了你。
俯身时一句耳语飘入戴权耳中:有疑难自会寻你。
待秦王身影没入慈宁宫,戴权才觉冷汗浸透中衣,凉风掠过脊梁。
坤宁宫琉璃映彩,十二扇朱漆宫门内,金丝楠木屏风分隔内外,凤榻四周垂落着孔雀蓝纱帐。
檀香混着药气弥漫殿内,鎏金熏笼吐着袅袅青烟。宫女们见秦王入内,齐齐屈膝退至两侧。
母后,儿臣来请安了。
锦帐里传来微弱声响:是大郎还是二郎?
秦王欠身:是二郎。
快过来让娘瞧瞧...
灯影幢幢间,秦王见母亲枯瘦的手从被衾中伸出,灰白面颊上浮着不祥的青黑。
“每日早晚请安,母亲虽表面嫌烦,实则是不想耽误你处理政事。但你总不来探望,只会让母亲更加忧心。听说你与兄长闹得不可开交,更令母亲寝食难安,你们都是我的孩子,怎会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
秦王听着孙皇后哽咽的话语,铁石心肠也泛起波澜,握紧母亲的手辩解道:“母后怕是听岔了,儿臣去康王府时,兄长并不在府中。”
孙皇后轻咳几声,秦王连忙从药罐中盛出汤药,小心喂服。
服下几口汤药后,孙皇后气色稍霁,继续道:“他本就不及你,这样只会让他更畏惧你,兄弟情分如何维系?他虽无治国之才,但处理内务还算稳妥。将来做个贤王辅佐你,既能分忧又可尽孝,岂不两全?”
“亲兄弟之间有什么过不去的坎?难道真要应验那句天家无亲情?你们可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啊。”
一阵剧烈咳嗽后,孙皇后仍不罢休:“难道血脉至亲,还比不上你府中那些幕僚可信?”
秦王连忙扶母亲坐起,轻抚其背:“儿臣并非无情之人,自会顾念手足之情。母后放心,儿臣绝不会主动为难皇兄,只是儿臣也有难处。”
孙皇后眉头紧蹙,冷声道:“你能有什么难处?不过是府 臣等着你登基后 行赏!他们莫非忘了,陛下只是染恙,如今已近痊愈,正值盛年?整日在你耳边搬弄是非,难免让你生出异心。”
“错不在我儿,我儿当将这些人逐出秦王府才是。”
秦王长叹一声,默默收回手掌,面露难色。
这时宫女匆匆来报:“娘娘,康王殿下求见。”
“他怎么来了?”
秦王神色疑惑,缓缓起身望向殿门。他刚解除禁足不久,康王按理还在斋戒期间,怎会突然入宫?
话音未落,只见一袭素袍的中年男子疾步而入。见到秦王时明显一怔,点头致意后快步来到榻前,关切道:“母亲身体可好?儿臣未能在病榻前侍奉,实在罪该万死。若神明有灵,愿分担母亲病痛,儿臣才得心安。”
与英武挺拔的秦王相比,康王更显文士风范,面如冠玉,加之能言善道,在后宫颇得欢心。孙皇后对康王的偏爱,大抵源于此。
见康王跪在榻前啜泣,孙皇后又生怜惜,轻抚其面颊柔声道:“这些日子苦了你了。见到你们兄弟,母亲的病就好多了。”
“寻常百姓家若有两个出息的儿子,是天大的福气。可生在皇家,反倒成了祸事。眼看着你们兄弟阋墙,被百姓议论,叫为娘如何不心痛?”
你们都大了,娘管不了了,唉......
孙皇后长叹一声,康王慢慢站起身,对秦王说道:皇弟,这个字,为兄迟早要改口称的。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让秦王脸色骤变,慌忙摆手:皇兄慎言!父皇尚在长安,臣弟怎敢当此称呼?
康王摇头叹息:为兄自知才能不如你,威望不及你,却被推到这个位置与你相争。其实......为兄早就不想争了。
他抬手比划着腰间高度,眼中泛起回忆之色:记得你小时候才到我这儿高,有次我从宫外带回个糖葫芦,正巧遇见你下课回来。你从没尝过这市井小吃,觉得新奇就全拿走了。
从小到大,为兄从未与你争过什么,如今却要争这皇位,岂不可笑?幸好父皇终于想通了,让我不必再争。只望皇弟莫要记恨,为兄实在是身不由己。
说着,两行清泪划过康王面颊:这次边关之行,才知皇弟多年戍边的不易。此番若是由你挂帅,定不会折损那么多将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