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时节,纵是于 而言,亦当极为紧要。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栗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唯有积攒一年粮草,方能支撑秦王继续用兵,达至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之境。
秦王翻阅各地粮道奏折,见诸般准备妥当,面上不由浮现喜色。
忽而,外间一人疾步入内。
秦王抬首望去,见是夏守忠,疑道:出了何事?
夏守忠定了定神,道:殿下,耿炳文反了。
秦王大惊,手中笔杆跌落案上,墨迹晕染一片。
什么?耿炳文反了?
夏守忠哽咽道:正是。他残杀信使,唯有一名亲卫重伤逃回,现下昏迷不醒,太医院正在救治。
秦王沉声道:先遣锦衣卫往山海关探查,若无事,提醒守将严松加强戒备。
夏守忠连忙应下。
秦王目光一凝,又道:传两府六部、都察院、鸿胪寺及京营节度使入朝觐见。
……
戴权引众臣入殿,众人分班列次站定。
秦王高坐案后,面色肃杀。
众臣正欲行礼,秦王抬手道:免礼,先议正事。
秦王继续道:今日得报,辽东总督耿炳文残杀朝廷信使,已有反意,诸位以为当如何处置?
一语既出,如惊雷炸响,众臣面面相觑。
辽东乃重镇,若在关外拥兵自重,或勾结女真南下,其患更甚北蛮,直如利剑抵心。
当即有人问道:殿下,消息可确凿?耿炳文即便要反,也不至残杀信使如此猖狂。若放信使安然归来,岂不更能暗中积蓄力量?
除非信使窥见隐秘,否则臣实难想出耿炳文杀使之由。
秦王颔首:王爱卿所言极是,孤亦有此疑。然据逃回亲卫所言,彼等自广宁赴辽东镇途中遇伏,应未见隐秘。
众臣闻言,又是一阵唏嘘。虽其他尚难断定,但信使行踪泄露,广宁守将恐难脱干系。
东方治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此事恐与女真有关。建州女真近来在边境屯兵,早有南下之意。若不先攻破辽东诸镇,他们难以逼近山海关。不入关则收获有限,倒不如继续攻打海西女真。
杀害信使之举,意在逼反耿炳文。如今耿炳文确实不得不反。女真离间君臣,殿下与耿炳文再无当面澄清之机。
众臣闻言纷纷点头,赞同东方治所言。
秦王沉吟道:确是如此。既有女真参与,更需严加防备。女真本为渔猎之族,骁勇善战。近年来建州女真渐成气候,已有统一三部之势。
此等虎狼之师,若不重创,难以与之和谈。
此言一出,原本欲劝秦王息战的大臣皆噤声不语。
秦王已然定调:若女真来犯,必当出兵讨伐。
如此将形成与北蛮、女真两线作战之势。纵然大昌物阜民丰,国库充盈,也难支多线开战。
若不能速决边关战事,恐将贻害无穷。故若要战,必须速战速决。
若得建州女真与耿炳文犯境之报,孤将亲征山海关。
此言令众老臣大惊失色。
左相安景钟急忙进谏:殿下今为储君,非昔日领兵之藩王。朝局未稳,北蛮虎视,殿下离京,京师何守?
万一战事不利,又当如何?
秦王摇头宽慰道:山海关若战,即为国运之战。败则恐有五胡乱华之祸。孤为储君,岂能坐视?若不亲临督战,何以激励士气,破敌制胜?
孤为主帅,另有好处。
转向三部尚书,秦王沉声道:若孤亲征,军饷发放不得再有克扣之事。孤不管什么惯例,若缺饷少粮,尔等不如盼孤战死边关。
三部尚书伏地连称。
秦王续道:调山东、浙江防军赴山海关,开武库整军备。另抽京畿卫所入京防卫。
户部筹粮,工部制甲,务必在最短时日内备足军需。
见秦王决心已定,众臣无言以对。
众臣以为事已议定,正欲告退,忽闻秦王又出惊人之语。
孤欲设大都督府,无品无级,战时统辖全局,各部须听调遣。若无战事,便当孤多此一举。若北蛮来犯,大都督即为百官之首,一切以战事为重。
群臣心中暗自盘算。
这大都督府既无品阶也无官衔,战时统管六部,两府亦要退让。可战事平息后,难道就要裁撤?
若战败自不必说,若战胜,功绩既定,规制渐成,到时品级岂会低?凭空多出个衙门,分的是谁的权?
众臣不约而同望向枢密副使柴扑,见他眉头紧锁,皆暗自叹息。
秦王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径直问道:柴爱卿以为如何?
柴扑似未听闻,直到身旁同僚轻推,方才回神。
殿下方才所言何事?
秦王微蹙眉头:爱卿在想什么?
柴朴答道:臣思及殿下先前所言,山海关地势险要,辽西走廊最窄处仅十余里,易守难攻。纵使辽东总督耿炳文与女真联手来犯,亦能固守。若要主动出击,却非易事。
秦王无奈,复述道:山海关战事孤自有主张。设立大都督府,你有何见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