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回去侯府时一并带去。对了,你也是姑苏人,也给你留些。
香菱忙道:谢姑娘赏。
薛宝钗摇头:何必言谢?倒是我该谢你提点。若不先过了林妹妹这关,如何能与侯爷更亲近些。
她眸中漾起笑意,心中暗忖:我岂是来搅扰他们情谊的?况且这情谊...怕是林御史也拆不散罢......
沧州城经二十日施粥,终现生机。
限期虽至,生计艰难者仍可往城北粮仓领一月口粮,此乃岳山特赐的恩恤。
如今城中此类灾民仅余十之二三,较往年丰岁时节更少。
缘由清晰可见——岳山广开谋生之路:主持修水利、缮屋舍、整街衢、募兵勇;敦促士绅浚河道、固堤防;协南皮县令垦五万亩新田。
三管齐下,灾民多得其用。更不必说日渐复苏的市集与漕运。
纵使身无长技,亦可赴新建盐场谋生。虽环境艰苦,终不至饥寒交迫。
唯剩孤寡妇孺无处安置,对此岳山暂乏良策。
虽府库充盈,然每日开支浩大。此困终须待沧州真正富庶方能化解。
纵使百业俱兴,岳山仍觉不足,尚未令沧州脱胎换骨。
沧州地势平坦,缺乏矿藏资源,百姓多以柴火为燃料,煤炭更是罕见,发展自然受限。
岳山对此始终难以释怀。
尽管古代勘探技术简陋,岳山仍组建了一支队伍,在沧州及周边八县搜寻矿脉。
虽如大海捞针,但他坚信人定胜天。
六月二十日,
驿馆内,薛宝钗愈发忙碌,连薛姨妈房里的同喜同贵也被调来协助。
她伏案疾书,统筹着沧州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薛家商号。
莺儿读着最新消息:姑娘,黄家又要低价出售几间铺面,包括他们的银庄。若连银庄都没了,黄家在沧州就彻底败落了。
相较于丫鬟的兴奋,薛宝钗显得格外冷静。
她微微抬头,若有所思。
黄家所剩产业无几,如今连根基银庄都要出手,看似要退出。但沧州毕竟是黄家发迹之地,他们怎会甘心就此放弃?
在沧州坚持至今,突然要撤离,莫非另有隐情?
思忖片刻,她吩咐道:派当铺掌柜去洽谈,务必压到最低价。我们并非非买不可,况且沧州除了薛家,无人能接下这银庄。
莺儿记下要点,准备传话。
薛宝钗又道:黄家近来举动反常,需禀报侯爷,他们似乎有意抽身离去。
莺儿退下后,香菱来报:姑娘,姑苏的货船已到码头。
薛宝钗点头:备好礼品送府衙给林姑娘,顺便将方才之事一并传达。
同喜上前禀报:姑娘,赵元兴的动向已查明,他主要在运河沿线,往来于东昌府与兖州府走镖。
事关岳山交代,薛宝钗格外谨慎:仅限这两地?可有遗漏?
同喜呈上密信:信中有详细记录,包括近二十日的行程。雇佣镖局的是薛家山东老主顾,消息应当可靠。
薛宝钗正色道:此事关乎侯爷决策,容不得半点差错。待我细看后再作定夺。
话音未落,同贵匆匆进来。
她气喘吁吁道:侯爷来信,急需几艘货船。近日往海边运送物资,现有船只多在礁石区受损。新船需双层船底,关键部位要以铁皮加固。
薛宝钗微微皱眉,思索片刻道:“侯爷若不着急,本该去江南船坞定制。眼下既是侯爷的急事,先将薛家合适的货船调出来,按侯爷的要求改装,尽快送去。”
“多雇些码头工匠,加紧赶工,不必计较花费。”丫鬟们领了吩咐,纷纷出门忙碌。
薛姨妈躲在门边听了一会儿,见小丫鬟们离开,忙退后几步,整了整衣衫,装作刚从门前经过。
同喜匆匆走过时,她一把拉住,低声问:“宝丫头整日这般辛苦,能挣多少银子?替侯爷办事,怎么还自家贴钱?这不是亏本生意?”
同喜答道:“侯爷付过定金的,并非咱们贴钱。姑娘近来赚了多少,我也不清楚,账目不在我这儿。”
“不过听莺儿说,姑娘今年随便漏些银钱,就够薛家上下开销了。估摸着这段日子已有百万两流水,几万两进账。”
“姑娘还在扩展商路,或许今年过后,沧州的收益就能超过其他各地薛家商号的总和。”
薛姨妈愣住了:“小小沧州城,竟有这般能耐?”
同喜笑道:“别处虽大,可没咱们的生意呀。如今只担心姑娘劳累伤身,太太若有空,不如炖些汤水,也算帮衬。”
薛姨妈脸色一沉,叉腰斥道:“好个丫头,跟了宝丫头几天,倒教训起主子来了!”
同喜暗自嘀咕,太太怎会生出这般精明的姑娘,母女俩除了容貌略似,其余全不沾边。
“太太,我哪敢教训您。只是前阵子您与姑娘不和,如今姑娘有了出息,太太若再不缓和,如何修复关系?送些汤水也是心意,总比躲在这儿打听强。”
薛姨妈若有所思:“倒有几分道理。”
同喜松了口气:“那我先去帮姑娘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