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红着脸上前,细声解释:“昨夜那身衣裳弄脏了,这是雪雁的,我借来穿了,还望林姑娘莫怪。”
见香菱穿着自家丫鬟的衣裳,林黛玉反倒觉得顺眼。只是香菱身形比雪雁更为纤细高挑,这衣裳穿在她身上略显宽松,还短了一截。
莹白的手腕与脚踝若隐若现,原本寻常的衣裳,竟被她穿出几分灵动婀娜之态。
林黛玉笑道:“你穿着吧,倒比雪雁更显俏丽,不知她见了作何感想。”
话音刚落,雪雁揉着眼睛走出来。
“怎么了?”
她打量着香菱,恍然道:“这是我的衣裳吧?香菱姐姐穿着挺好看,送你了。”
香菱松了口气,轻声道谢。
“小事一桩,岳将军每季都给我们添新衣,我的衣裳多着呢。时候不早了,我去取早膳吧?”
林黛玉又问:“岳大哥和紫鹃去哪儿了?”
雪雁摇头道:“紫鹃姐姐还睡着呢,睡得可沉了,我怎么唤她都不醒。岳将军已经起身,方才我还替他更了衣。”
莺儿与香菱相视一眼,双双羞红了脸低下头去。
莺儿暗自思忖:“侯爷精力当真旺盛,不愧是武将出身。紫鹃都起不了身,若换作是我……”
她身子一颤,竟生出几分惧意。
薛宝钗轻声唤道:“莺儿,莺儿?发什么呆,快去帮她们。”
“是,我这就去。”
莺儿晃了晃脑袋,压下杂念,匆匆追上雪雁和香菱。
见她冒冒失失的模样,薛宝钗无奈一笑:“在家时还机灵,怎么一日就痴傻了?幸好没惹出乱子,若冲撞了侯爷可不好……”
京城。
自大昌两度出兵征讨北蛮与建州女真后,已过去许久。
城中早已褪去战时的阴霾,边关再未传来烽火,百姓安居乐业,街市繁华如锦。
清晨的京城并不冷清。
朱雀大街上行人如织,车马往来。沿街摊铺前,路人驻足挑选货物。
早点摊、小吃摊、杂货摊的吆喝声与讨价声交织,人人脸上带着笑意,一派祥和景象。
忽地,一阵急促马蹄声打破了宁静。
一匹快马自城门方向飞驰而来,尘土飞扬间,马背上明黄的旗帜格外醒目——那是紧急军情的标志。百姓纷纷避让,目送信使直奔皇城。
待马蹄声远去,人群骤然炸开锅:
“莫非又要打仗了?”
“才过几 生日子,可别再动刀兵!”
“眼瞅着秋收在即,若起战事,日子怎么过……”
忧心忡忡的百姓再无闲逛心思。妇人孩童赶回家报信,其余人涌向皇城与告示栏打探消息。
坤宁宫内,连日为新法操劳的隆佑帝正与皇后用早膳。
帝后二人闲话家常,温馨氛围却被匆匆传来的战报打断:
“陛下,沧州急报!”
“沧州?战报?”
隆佑帝惊得搁下筷子。这两个词他再熟悉不过,可连在一起却教人难以置信。
皇后率先回神:“岳山他们可安好?”
夏守忠忙答:“应是捷报,想来无碍。”
皇后轻轻点头,神色稍缓,如此便好,沧州距京畿不过咫尺,怎会突发战事?
隆佑帝急切地展开两封来信,先览战报,须臾间眉间阴郁尽散,展颜笑道:此役当真精彩!倭患经年难平,纵使遣重臣征剿,所诛多是迫于生计投靠海盗的沿海贫民。此番歼灭如许倭寇精锐,实属罕见。
我朝历来对倭战事多有不利,今朝总算扬眉吐气,岳卿果然不负朕望。
皇后接过信笺方知原委。原是沧州商贾勾结倭寇,欲刺杀岳山未遂,反折损四百精锐武士,尽数葬身漳水之滨。这般规模的武士队伍,在倭国足可割据一方,甚或成为大名麾下劲旅。
如今却被岳卿尽数歼灭,仅余首级解送京师请功。
皇后转忧为喜,真为陛下解忧矣,此战过后,东南沿海当可太平数载。
隆佑帝沉吟道:倭国竟敢遣兵入境行刺钦差,此举与宣战无异。朕当即遣使诘问,必令其给出交代!
皇后深以为然。身为人君,面对此等外交要务自当强硬,断不可示弱。令倭国赔银抚慰岳卿,势在必行。
隆佑帝又展第二封书信。侍立阶下的夏守忠暗觉不妙——若俱是喜讯,何须分作两封?他不自觉后退两步,唯恐天子震怒时殃及池鱼。
果不其然,隆佑帝阅信时面色愈沉,皇后亦频频蹙眉。此信补全岳山前奏未尽之言,详述沧州官场积弊,更提出强军之策。据其所陈,沧州乱象非关天灾,实为人祸。知府朴正、通判吉庆等勾结各方势力,故意制造混乱以牟利,背后更有庞大集团将子民贩卖予倭寇。
倭寇竟不惜代价行刺,足见对岳山之忌惮。而今所揭露者,恐不过冰山一角。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