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过卫承芳后,奕帆心情颇为舒畅。
这位清流重臣的理解与支持,如同在这寒冬中为他点燃了一盏明灯。
次日,他与唐江龙再次信步闲游,想要好好领略这六朝古都的风物。
雪后的南京城格外清新,秦淮河上薄冰初融,画舫往来如织。
两人沿着河岸漫步,但见两岸楼台亭阁错落有致,酒旗招展,笙歌隐隐。
虽是冬日,但这江南的温柔富贵之气,却丝毫不减。
奕兄,你看这秦淮河,当真是十里珠帘,名不虚传啊!
唐江龙摇着折扇,虽是寒冬也不改其风流本色,道:难怪杜牧要写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奕帆微微一笑,目光却被河边一个不起眼的书摊吸引。
那书摊不大,摊主是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书摊上除了常见的四书五经,竟还有些《梦溪笔谈》之类的杂书,更有几卷手抄的图纸,上面画着些奇特的机械结构。
老丈,这些书倒是别致。
奕帆上前,随手拿起一卷图纸翻阅。
老者抬起头,见是两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忙起身道:让公子见笑了。
这些都是老夫平日收集的一些杂书,登不得大雅之堂。
奕帆仔细看着图纸上的水车设计,发现其中竟运用了齿轮传动原理,虽然简陋,但思路新颖,不由赞道:这水车设计巧妙,可是老丈的手笔?
老者连连摆手道:老夫哪有这个本事。
这是城南宋员外闲来无事画的,放在老夫这里,想看看有没有同好之人。
宋员外?
奕帆心中一动,道:可是那位对格物之学颇有研究的宋承庆宋员外?
正是正是!
老者笑道,公子也认得宋员外?
奕帆与唐江龙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惊喜。
这宋承庆,正是后来写出《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之父!
没想到竟在南京偶闻其名。
久闻宋员外大名,不知可否引见?
奕帆恭敬地问道。
老者打量了二人一番,见他们气度不凡,便道:宋员外最爱结交有志之士。
二位若是有意,老夫可代为引路。
在书摊老者的指引下,奕帆二人穿过几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来到城南一处清幽的宅院前。
但见粉墙黛瓦,门楣上悬着格致斋三字匾额,笔力苍劲。
院墙内探出几枝寒梅,暗香浮动。
老者叩响门环,不多时,一个书童开门。
听闻来意后,书童引着二人入内。
院子不大,却布置得极为雅致。
假山盆景错落有致,一角还设有一座小小的水车模型,正在缓缓转动。
正堂门楣上挂着一副对联: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笔力浑厚,透着主人不凡的志向。
好一个格物致知
奕帆不禁赞道。
让二位见笑了。
一个温润的声音从堂内传来。
但见一位年约二十出头的青年文士缓步走出,身穿一袭半旧的青色直裰,面容清雅,目光明亮,手中还拿着一卷图纸。
这便是宋承庆了。
他虽然年轻,但举止从容,眉宇间自有一股书卷气。
在下奕帆,这是好友唐江龙,冒昧来访,还望宋员外见谅。
奕帆拱手行礼道。
宋承庆连忙还礼道:二位客气了。
方才书摊张老已经派人来知会过了。
快请里面坐。
堂内陈设简朴,却处处透着主人的品味。
墙上挂着几幅机械图纸,书架上除了经史子集,更多的是《梦溪笔谈》、《武经总要》之类的杂书。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角的一个书架,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模型:水车、风车、织机,甚至还有一个简易的蒸汽机模型。
这些都是员外的手笔?
唐江龙惊讶地指着那些模型。
宋承庆谦逊一笑道:闲来无事,随手做些小玩意儿,让二位见笑了。
奕帆走到蒸汽机模型前,仔细端详。
这个模型虽然简陋,但锅炉、气缸、活塞一应俱全,显然设计者对蒸汽动力已有相当认识。
员外这个设计,可是利用了水汽之力?
奕帆问道。
宋承庆眼睛一亮道:奕公子也懂这个?
奕帆微微一笑,指着模型道:若是在这里加一个飞轮,在那边设一个调速器,效率当可提高三成。
宋承庆闻言,急忙取来纸笔道:还请奕公子细说!
两人就在模型前讨论起来。
奕帆凭借后世的物理知识,指出了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宋承庆则以其扎实的工艺基础,提出了可行的实施方案。
越谈越是投机,不知不觉已是日上三竿。
妙!妙啊!
宋承庆拍案叫绝,道:奕公子这些见解,当真令人茅塞顿开!
这时,一个三岁左右的幼童摇摇晃晃地从内室跑出,扑到宋承庆腿边,奶声奶气地叫道:爹爹!
宋承庆爱怜地抱起孩子道:这是犬子应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