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军官三十余岁年纪,面容刚毅,目光如电,一身戎装更显英武。
奕帆拱手道:顾守备客气了。
在下奕帆,奉旨南下勘察沿海,特来金山卫拜访。
顾新颖将众人请入卫所,但见内部布局严谨,兵士训练有素,武器装备保养得宜。
校场上,士兵们正在操练,喊杀声震天。
顾守备治军有方,令人敬佩。
奕帆由衷赞道。
顾新颖笑道:奕大人过奖了。
金山卫地处要冲,倭患未绝,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带着众人登上城墙,指着远处的海面道:大人请看,这里视野开阔,易守难攻。
上月倭寇来犯,就是在这里被我们击退的。
奕帆仔细观察着卫所的防御体系,发现设计相当精妙。
城墙依地势而建,炮台布局合理,确实是一处难得的军事要塞。
朝廷在此设卫,真是英明。
奕帆感叹道,有了金山卫,松江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顾新颖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但倭寇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啊。
上月那一战,我们虽然取胜,但也折了八个弟兄。
奕帆心中一动道:顾守备,若是能给卫所配备更先进的火器,可否提高胜算?
顾新颖眼睛一亮道:那是自然!
只是朝廷拨付的火器有限,而且大多老旧不堪使用。
奕帆沉吟片刻,道:此事容我回京后向皇上禀明。
若是可能,当为金山卫争取一批新式火器。
顾新颖大喜过望道:若真如此,顾某代金山卫全体将士谢过大人!
众人又在卫所盘桓片刻,奕帆仔细考察了周边的地理环境。
虽然金山卫防御完善,但这里水深不够,且军事设施密集,显然不适合建设大型商港。
离开金山卫时,奕帆对唐江龙道:看来松江府这边,确实难以找到合适的建港地点。
唐江龙点头道:吴淞码头管理混乱,金山卫又是军事要地,都不太合适。
程潇波忽然道:大哥,俺刚才在卫所大街听说松江府城有个年轻人,对海外事物很感兴趣,要不要去见见?
哦?什么人?奕帆问道。
叫徐光启,住在法华汇。
听说他家境殷实,祖上还出过官呢。
奕帆心中一震!
徐光启!
这可是明末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的先驱人物!
快,带我去见他!
奕帆急道。
众人快马加鞭,赶回松江府城。
在程潇波的指引下,来到法华汇一处气派的宅院前。
但见粉墙黛瓦,门庭宽阔,门前还立着两尊石狮子,显示出主人的家世不凡。
开门的正是徐光启,他年约二十,面容俊朗,穿着一身质地考究的儒衫,举止间透着书香门第的优雅气质。
各位是?
徐光启疑惑地看着众人。
奕帆拱手道:在下奕帆,听闻徐兄博学多才,特来拜访。
徐光启将众人请入院内。
院子宽敞整洁,假山盆景错落有致,回廊下挂着鸟笼,画眉正在婉转啼鸣。
书房里更是藏书满架,除了经史子集,还有许多算学、农政之类的书籍。
让各位见笑了。
徐光启谦逊道,这些都是在下平日胡乱研究的。
奕帆走到书桌前,看到上面摊开着一本《九章算术》,旁边还有徐光启做的批注,不由赞道:徐兄对算学也有研究?
徐光启眼睛一亮道:奕兄也懂算学?
这《九章算术》虽是古书,其中道理至今仍可借鉴。
奕帆心中暗喜,便与徐光启讨论起算学来。
从勾股定理谈到天元术,从圆周率谈到开方术,两人越谈越投机。
奕兄大才!
徐光启激动得满脸通红,道:这些见解,当真令人茅塞顿开!
唐江龙在一旁笑道:我们奕兄的学问,那可是深不可测。
奕帆忽然想起什么,问道:徐兄可曾听说过番薯?
徐光启点头道:听说过,是从南洋传来的作物,据说耐旱高产。
可惜一直无缘得见。
奕帆从随身行囊中(其实从空间内)取出几个番薯——这是他在南京时买的,道:徐兄请看,这就是番薯。
若是能在江南推广种植,必能造福百姓。
徐光启接过番薯,仔细端详,兴奋道:果然是番薯!
我在书上见过图样。
奕兄说得对,若是能推广此物,江南百姓就多了一条活路!
两人越谈越深入,从农作物谈到天文历法,从数学几何谈到机械制造。
奕帆凭借超越时代的知识,每每发言都让徐光启惊叹不已。
奕兄可知,最近我正在研究一种新式水车。
徐光启取出一卷图纸,道:若是能成,灌溉效率可提高数倍。
奕帆仔细看着图纸,发现这水车设计已经相当先进,运用了齿轮传动原理。
他指着几处关键部位,提出了改进意见。
若是将这里的齿轮加大,那边的叶片改个角度,效率当可再提高三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