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姐摊位前的“跳楼价”红纸,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李铁柱眼睛生疼。胸口那股恶气堵着,咽不下,吐不出,憋得他几乎要爆炸。
他猛地转身,不再看对面那扎眼的热闹,一拳砸在冰冷的墙壁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王亚茹没有阻止他,只是默默地将被那个捣乱男人揉皱的夹克挂起来,用衣撑仔细撑平。她的动作很慢,手指微微颤抖,泄露着内心的不平静。
“跟她拼了!”李铁柱喘着粗气,声音嘶哑,“她卖十二,咱就卖十块!看谁耗得过谁!” 这是最直接、最解恨的想法。
“然后呢?”王亚茹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像冰水浇头,“把咱的料子、做工,都拉到跟她那种次货一个水平?让老顾客觉得咱以前在坑人?”
她转过身,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清醒:“价格战一旦打起来,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咱这点本钱,耗得起吗?”
李铁柱像被掐住了脖子,哑口无言。他当然知道耗不起。孙姐模仿的只是形似,面料和工艺天差地别,成本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绝望像潮水般涌上。难道就眼睁睁看着生意被抢走?
就在这时,他混乱的脑海里,猛地闪过一些支离破碎的画面——商场里琳琅满目的专卖店、快速更新的时尚潮流、精致的橱窗陈列、还有“买一赠一”、“限定款”、“会员专属”……那些他曾经司空见惯甚至不屑一顾的商业手段。
对啊!为什么要被对手牵着鼻子走?为什么要在她设定的“价格”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
一个截然不同的思路,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脑海。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情绪,眼神里的暴躁渐渐被一种奇异的冷静取代。他看向王亚茹,语气不再冲动,而是带着一种决断:
“亚茹,咱不降价。”
王亚茹疑惑地看着他。
“非但不降,”李铁柱一字一顿,目光锐利,“咱还要让她模仿不过来!”
他走到挂着的衣服前,手指划过那件被仿造的酒红色连衣裙:“她不是会学吗?咱就让她学不及!”
“你的意思是……”王亚茹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加快更新!”李铁柱语速加快,思路越来越清晰,“我尽快再去一趟广州!这次,不进这种容易撞款的大路货了!专挑最新、最特别的款式!她孙姐在市里百货站倒腾,能比得上我直接去源头快?”
这是穿越者的第一个优势:信息差和速度。他要打一个时间差,让模仿永远慢半拍。
“可是,新款式……顾客能接受吗?”王亚茹提出现实的担忧。
“所以得靠你说!”李铁柱目光灼灼地看着她,“咱要强调这是‘广州最新款’!‘独此一家’!把她那些仿货,打成‘过时货’、‘淘汰款’!”
这是品牌和话语权的构建,是超越价格战的维度。
王亚茹的眼睛渐渐亮了,她迅速理解了李铁柱的意图:“对!咱们可以挂个牌子,写明‘广州直供,最新时尚’!”
“还有!”李铁柱越想越兴奋,另一个点子蹦了出来,“她不是便宜吗?咱不跟她比便宜,咱比‘值’!”
他拿起一条裤子:“买这条裤子,咱送一副搭配颜色的纽扣!万一掉了可以补!或者,送一条简易的帆布腰带!东西不值几个钱,但显得咱贴心,服务周到!”
这是增值服务和小恩小惠的心理战术,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极具吸引力。
“甚至……”李铁柱脑洞大开,“买够一定金额的,比如满二十块,咱送一双尼龙袜!或者一个发夹!让她那种只图便宜的顾客掂量掂量,是买她的次货划算,还是买咱的好货加赠品划算!”
王亚茹彻底被这一连串的想法震住了。她看着李铁柱,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他。这些点子,新奇、大胆,完全跳出了当下做生意的常规思路,却句句在理,直指要害。
“这……这能行吗?”她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不试试怎么知道?”李铁柱信心回来了,脸上甚至有了点狠劲,“亚茹,你信我!咱不能跟着她的节奏走!得让她跟着咱的节奏!”
他环顾了一下小小的摊位:“从明天开始,咱就把这些招都用上!你负责跟顾客讲清楚,咱的货为啥好,为啥新!我负责把赠品准备起来!”
“好!”王亚茹重重点头,眼神里重新燃起了斗志。
第二天,“丽人服饰”悄然发生了变化。
门口立起了一块新牌子,用醒目的粉笔写着:“广州直供,时尚前沿,每周新款,拒绝撞衫!”
挂出来的衣服,果然换了一批更具设计感的,虽然数量不多,但件件精致。
有顾客被吸引进来,拿起一件询问。
王亚茹便会微笑着,用一种自信而专业的语气介绍:“同志您好眼光,这是广州那边刚兴起来的‘小翻领’设计,显脖子长,精神。您看这走线,这扣子,跟对面那种仿货完全两码事。”
当顾客犹豫价格时,她会适时补充:“咱这质量穿得住,可以先不买,你上别家看看质量有我们家好吗?而且现在买,我们还送一副备用扣子,或者一条同色系的腰带,方便搭配。”
甚至,她还拿出一个小本子:“您要是这次买满了二十块,我们记下来,下次来买新款,给您打九折。” 这是李铁柱临时想到的“会员”雏形。
这些新鲜的说辞和实惠的小赠品,果然起到了效果。
一些注重品质和样式的老顾客回来了,对比之下,立刻分辨出高下。
“还是你家东西好,穿着放心。孙姐那儿便宜是便宜,那料子,洗一次还不知道成啥样。”
“这赠品挺贴心,正好缺条腰带。”
虽然人流暂时还比不上孙姐那边的“低价狂欢”,但进店的成交率极高,而且顾客满意度明显提升。
更重要的是,“丽人服饰”在顾客心中,悄然树立起了“时尚”、“质优”、“服务好”的差异化形象。
李铁柱和王亚茹相视一笑,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真正的竞争,现在才刚开始。而他们手中,已经握有了超越这个时代的“秘密武器”。
喜欢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请大家收藏:(m.zjsw.org)激荡1985:从卖蛋到首富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