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雁突然想起什么,从柜子里掏出个手工布偶:小满,送你个茯苓小卫士,它肚子里塞着炒白术和茯苓粉,抱着睡觉能守护你的小脾胃。小满把布偶贴在脸上蹭了蹭:香香的...像爷爷的药园子...
接下来的两周,秋雁跟着梁大宽整理脾胃病病案,发现人参精在调理慢性病时格外细腻:给怕吃药的孩子把药粉拌进山药泥,做成茯苓形状的小点心;教家长用炒热的粗盐粒装布袋焐肚脐,比作给土地晒日光浴;甚至让恢复期的孩子参与药园锄草,美其名曰帮白术爷爷松土。
梁老师,为什么慢性肠炎总在早上发作呢?秋雁啃着烤山药,鼻尖沾着炉灰。人参精抢在梁大宽前蹦出来:清晨是肝经当令的时候,脾虚的孩子肝气容易太旺,就像小苗旁边的大树抢阳光,把小苗压得长不好。这时候得健脾柔肝,让脾胃的土地够肥沃,肝气就不会欺负它了。
立夏前夜,老周拎着一筐新挖的茯苓来感谢,小满举着幅蜡笔画冲进诊室:参仙爷爷!我画了你的茯苓灯!画上歪歪扭扭的红籽灯笼下,写着谢谢爷爷治好我的肚肚。人参精故意板着脸:小丫头记住了,以后野果要洗干净煮着吃,山泉水烧开了再喝,别跟小松鼠似的乱啃!逗得满屋子人笑出眼泪。
月升时分,秋雁在笔记本上画满健脾草药的卡通图谱,旁边写着:治脾胃病如护沃土,需排水松土,更需培元固本。人参精说,每个孩子的脾胃都是片新开的林地,有的积了水涝,有的遭了风蚀,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筑起护土的篱笆,让参苓白术的甘香,像长白山的腐殖土般,温柔包裹每一寸稚嫩的根系。
火塘里的茯苓块噼啪作响,人参精跳到秋雁画的茯苓小卫士旁边,用须子添了几笔:小卫士捧着的不是长矛,而是盏浮着莲子的药灯,下方配字:护土先护温,慢病需慢调。红籽的光影映在秋雁的睫毛上,像给这位弟子添了抹温润的药香——有些治愈,始于草木的温补,成于时光的耐心,更暖于医者对每颗稚嫩心灵的温柔守护,正如长白山的土地,年复一年,默默托举着每一株正在扎根的幼苗。
喜欢参仙医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参仙医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