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宽踏着齐鲁大地的晨露向东行进,泰山余脉的苍松在云雾中舒展枝丫。秋阳穿透松针洒下金斑,空气中浮动着松柏与野菊的清香。百会穴内的内空间已扩展至1000平方公里,十六色光域如星罗棋布,西北方秦皮的青白色光域清透如泉,而正东方位有一片黄棕色光晕在微微震颤,与人参精感知的药气遥相勾连。
这泰山石缝里藏着祛风开锁的猛药!人参精的须子在掌心展开立体地图,黄棕色光点在虚拟灌丛上闪烁,枝条状的光影带着细密的短刺,你看这灌木多生在岩崖峭壁,叶片油亮带锯齿,枝头结着紫红小果,这便是茵芋!性子像个敢闯敢冲的开山匠,专破体内的风寒湿邪,对付那些关节僵硬、屈伸不得的毛病最是拿手!
泰山南麓的陡崖上,藤蔓与灌木在岩石间争隙生长。梁大宽抓住岩缝中的老藤攀上半坡,眼前出现一片丛生的茵芋,株高不足三尺,枝条呈灰棕色,密布细小的皮孔,幼枝上还长着稀疏的短刺,叶片椭圆如卵,边缘有细锯齿,叶面深绿光亮,背面却带点粉白。
这就是茵芋?看着像野花椒树似的!梁大宽小心摘下一片叶子,指尖触到叶缘的锯齿,闻着有股辛烈的气息,像刚剥开的青花椒,带着点冲鼻的麻味。
崖下采药的老道正用小锄刨取茵芋的根茎,笑着提醒:这茵芋可是性烈如火的药,采的时候得戴厚手套,别让汁液沾到眼里。它的茎叶根都能入药,但得用酒炒过才能减其毒性,就像给烈马套上缰绳,既能让它出力,又不会伤人!
人参精的须子轻触茵芋枝条,黄棕色的光纹立刻在表面游走:《神农本草经》说它主五脏邪气,心腹寒热,赢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药性论》更言其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拘急挛痛。它性辛温,有毒,归肝、肾经,既能祛风胜湿,好比给关节的寒湿枷锁砸开裂缝;又能通络止痛,像给拘挛的筋骨抹润滑油,专治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剧痛、四肢挛急!
全息图谱上的文字逐渐清晰:茵芋,别名黄山桂、卑山共,为芸香科植物茵芋的干燥茎叶,性温,味辛、苦,有毒,具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之效。其辛能散风,温能散寒,苦能燥湿,好比体内的风湿克星,尤其对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导致的筋骨疼痛、屈伸不利有奇效,就像给生锈的关节松螺丝。
当梁大宽将茵芋的茎叶与根茎收入内空间正东方,黄棕色光域立刻腾起火焰状的能量流,与秦皮的光域形成对角呼应,十六色光球的旋转更添劲健之感,仿佛多了位专攻痹痛的破阻先锋。
师父!您快看看这位大爷,胳膊腿硬得像石头,根本动不了!秋雁的视频里传来老人的咳喘声,医堂的诊床上躺着个六旬老汉,盖着厚厚的棉被,露在外面的手关节肿得像核桃,手指蜷曲着伸不开,膝盖也肿得老高,腿只能弯着不能伸直。
这是李老爹,后山采石场的老石匠,旁边的儿子红着眼圈说,年轻时候在采石场光着膀子干活,冬天也淌汗,汗珠子顺着脊梁骨往下流,就这么着受了风寒。十年前开始腿疼,今年入秋突然加重,胳膊腿像被冻住了似的,早上起来关节又僵又硬,得暖半天才能稍微动弹,一动就钻心疼,像骨头缝里扎了针。这几天天阴下雨,更是疼得直哼哼,夜里根本睡不着,饭也吃不下......
秋雁轻轻扳动李老爹的手腕,刚动一下老人就疼得抽气:哎哟!轻点!就像要把骨头掰断似的!她仔细查看,只见老人的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都有肿胀,皮肤温度偏低,摸上去凉凉的,舌苔淡白腻,脉象沉紧如牵绳。
这是典型的风寒湿痹!人参精用须子在屏幕上构建病理模型,采石场的寒湿好比给骨头泼冰水,汗出当风如同给经络贴冰贴;风寒湿邪痹阻关节像是给四肢上枷锁,筋脉拘挛就像绳子越勒越紧;疼痛剧烈好比关节里长骨刺,这正是茵芋的拿手绝活!
模型中,李老爹的关节周围缠绕着灰黑色的能量带,像生锈的铁链捆住了筋骨,经络中的能量流被堵得断断续续。内空间正东方的黄棕色光域与模型产生共振,能量流如利剑般刺入灰黑带,所过之处,逐渐松动。你看他关节剧痛、屈伸不利、遇寒加重、得温稍减、舌淡苔白腻、脉沉紧,都是风寒湿邪痹阻经络的表现,茵芋正好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四管齐下!梁大宽对着镜头说道,语气中带着把握。
秋雁从内空间取出茵芋药材,黄棕色的枝条带着细小的尖刺,断面能看到细密的纹理:师父,这带刺的药真能治痹痛?听说它有毒,用着会不会出事啊?人参精用须子敲了敲枝条上的短刺:这可是芸香科的痹痛克星!它的毒性就像锋利的刀刃,用好了能斩断寒湿,用不好才会伤着自己。以前山里人得了风湿痹痛,老郎中就用酒炒茵芋配着独活泡酒,喝上半杯就能止痛,比啥止痛膏都管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参仙医路请大家收藏:(m.zjsw.org)参仙医路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