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时牺牲后的一个月,镜海市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街头不再有因记忆混乱而茫然游荡的市民,公交车按时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商店的玻璃门重新擦拭得锃亮,孩子们的笑声又回荡在公园里。而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林砚手中的实验数据,以及沈时用生命换来的 “记忆锚点” 能量。
“时光匠” 钟表店成了这座城市特殊的 “记忆守护站”。店门口挂着一块新的木牌,上面用烫金字体写着 “记忆守护站” 五个字,旁边还刻着一行小字:“守护每一份真实的记忆”。每天清晨,林砚都会提前半小时开门,将母亲和沈时的照片摆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照片前放着一个小小的香炉,她会仔细地插上三炷香,看着袅袅升起的青烟,轻声说:“妈,沈哥,今天也要一起守护大家的记忆哦。”
店里的客人比以前多了很多,有的是来修表的,有的是专门来感谢林砚和沈时的。一位曾经被植入芯片、失去记忆的老奶奶,每次来都会带着自己做的桂花糕,拉着林砚的手絮叨半天:“姑娘啊,要不是你和那位沈小伙子,我到现在都记不起我的孙子叫什么,谢谢你啊,真是谢谢你。” 还有曾经被 “执行组” 威胁过的李姐,也经常来店里帮忙,打扫卫生、整理零件,成了林砚的 “得力助手”。
柜台上堆满了市民送来的鲜花和锦旗,有写着 “为民除害,守护记忆” 的,有写着 “英雄不朽,正义长存” 的,每一面锦旗都代表着一份感谢,一份对真相的认可。林砚会把这些锦旗整齐地挂在店里的墙上,每当看到它们,心里就充满了力量 —— 这不仅是对她的认可,更是对沈时牺牲的最好告慰。
这天上午,阳光透过菱形玻璃窗,在柜台上投下暖融融的光斑。林砚正低着头,专注地修理一块老旧的机械表。这是一位老爷爷送来的,说是他和老伴结婚五十周年的纪念表,不小心摔坏了,希望林砚能修好。她小心翼翼地拆开表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着里面的齿轮,手里的小镊子灵活地夹起细小的零件,动作熟练而轻柔 —— 这是母亲教她的修表技巧,如今她早已能独当一面。
“叮铃 ——” 门口的风铃响了,一个穿着黑色西装、戴着黑色眼镜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看起来约莫四十岁左右,气质沉稳,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进门后先是环顾了一下店里的环境,目光在墙上的锦旗和柜台上的照片上停留了几秒,然后才走向柜台。
“你是林砚吧?” 男人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严肃,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红色的证件,递到林砚面前,“我是市纪委的王建国,负责时序局余党肃清工作,想和你谈谈相关的事。”
林砚放下手里的修表工具,接过证件仔细看了看 —— 证件上的照片和眼前的男人一致,上面还有市纪委的公章。她站起身,示意王建国坐下,转身去给她倒了杯热茶:“王主任,您请坐。是时序局的余党还有新的动静吗?”
王建国接过茶杯,放在面前的桌子上,轻轻抿了一口:“我们最近通过调查发现,时序局还有一批余党在逃,为首的是顾明远的副手,叫赵磊。顾明远在狱中交代,赵磊手里掌握着‘记忆实验’的最后一份核心数据,这份数据记录了最新的芯片研发技术,比之前的芯片控制能力更强,一旦被他用来批量生产,后果不堪设想。”
他顿了顿,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照片,放在桌子上:“我们还查到,赵磊一直在秘密联系以前的‘执行组’成员,试图重建实验基地,继续进行‘记忆实验’。我们担心他会对市民造成新的威胁,所以想请你帮忙。根据之前的情况,你的怀表能感应到时序局的特殊能量,或许能帮我们找到赵磊的藏身之处。”
林砚听到 “最后一份核心数据”,心里瞬间紧张起来。她从口袋里掏出怀表,轻轻放在桌子上,眼神坚定:“我愿意帮忙。沈哥为了阻止时序局牺牲了自己,我不能让他的努力白费,更不能让赵磊再伤害更多的人。”
就在怀表接触到桌面的瞬间,它突然震动起来,表盘内侧浮现出淡红色的墨痕,字迹清晰而准确:“赵磊藏在城南的废弃码头,那里有一个经过改造的集装箱,就是他的秘密实验室,最后一份实验数据就存放在实验室的保险柜里。”
墨痕在表盘上停留了一分钟,慢慢消散。王建国看到这一幕,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激动地说:“太好了!有了这个线索,我们就能精准定位赵磊的位置了!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出发,争取在他转移数据之前抓住他!”
林砚点了点头,将怀表小心翼翼地放回口袋,又拿起手机和之前备份的实验数据 U 盘 —— 她担心赵磊会销毁数据,所以带上备份,以防万一。两人快步走出钟表店,王建国早已安排好了警车在门口等候,他们坐上警车,朝着城南的废弃码头飞驰而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血启金纹:钟表师的记忆迷局请大家收藏:(m.zjsw.org)血启金纹:钟表师的记忆迷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