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
今日是论功行赏的大朝会,所有目光的焦点,都集中在刚从盛京浴血归来的镇北王世女林星野身上。
数月前,她还因 “看守宁承宇不力” 被革职查办,朝堂上多少人落井下石,可转眼间,她就以一己之力搅动盛国乱局,平定邻国内讧,成了扭转齐盛两国格局的头号功臣。
那些昔日冷言冷语者,此刻面皮发烫,如芒在背。
丞相苏铮立在文官之首,垂眸抚着手中玉笏,指尖却已沁出微凉的汗意。
她不着痕迹地看过御座旁的姜启华——
太女一身朱红常服,气度沉静得不像话,仿佛早已将朝堂动静尽收眼底。
苏铮心头暗恼:苏言初嫁入东宫那么久了,竟连太女这般重要的布局都未能打探到半点消息,难道至今仍未走进姜启华的心?
丹陛之下,林星野身着世女朝服,墨发高束,背脊挺直。
内侍监的唱喏响起,赏赐清单听得人咋舌:
黄金千两、明珠十斛、京郊皇庄两座、隶仆三百……
明晃晃的恩宠,几乎要将殿内的空气都染成鎏金。
可当声音停在 “实职任命” 四字上时,满堂霎时冷寂。
“臣以为不可。”
苏铮终于持笏出列,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林世女年少有为,于盛京立下不世之功,理当重赏。但京畿卫戍乃社稷根本,非历练深厚、心性沉稳者不能胜任。世女勇武有余,终究年轻气盛,若即刻授予京畿兵权这等实权要职,恐生变数,非朝廷之福啊。”
这番话绵里藏针,明着是为朝廷担忧,实则将 “年轻气盛”“难当大任” 的软钉子,钉在林星野身上。
更狠的是她的未尽之言。
萧楚天篡盛国皇权,靠的就是京畿卫的兵权。镇北王本就功勋卓着,若再让林星野掌京畿卫,难道要让齐国重蹈盛国的覆辙?
话音刚落,文官队列中便响起一片低沉的附和声,“丞相所言极是”“请殿下明鉴” 的议论如潮水暗涌。
御座旁的姜启华始终未发一言,指尖在沉香木扶手上极轻地叩击着,节奏缓慢,却像敲在所有人的心尖上。
她眼眸低垂,睫毛在眼下投出浅淡的阴影,谁也看不清她此刻的情绪。
满朝文武的视线,都焦灼地落在太女身上。
她的一句话,不仅能定林星野的去向,更能窥见齐国未来的权力格局。
“丞相所虑,不无道理。”
良久,姜启华终于开口,声音低沉,瞬间压下了场中的所有私语。
她抬眸,目光先扫过苏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再转向林星野时,眼底的沉郁悄然化开些许,最终落在满朝文武身上,字句清晰,掷地有声:
“京畿重地,确需老成持重之人坐镇。但星野于盛京力挽狂澜,护我国使、破敌阴谋,此功亦不可不酬。孤决意——授镇北王世女林星野,为鸾台侍卫司副指挥使,即日上任。”
鸾台侍卫司副指挥使!
殿内霎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抽气声。
这官职看似不掌京畿防务,却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
掌宫禁巡查、仪仗扈从,可随驾出入宫闱,是所有官员眼中最得信任的差事。
既予了林星野随意出入宫禁的便利,又避开了京畿兵权这处敏感点,堵了悠悠众口。
更妙的是,鸾台侍卫司直接对东宫负责,等于将林星野这柄利剑,安在了自己最能掌控的位置上。
姜启华这一手平衡之术,玩得精妙至极,满朝文武皆心服口服,连苏铮都找不出反驳的理由。
“臣林星野,领旨谢恩。”
林星野撩袍跪地,动作干脆利落,声音平稳无波。
可垂在身侧的手,却悄悄蜷了蜷。
姜启华微微颔首,目光掠过林星野,又转向朝堂之上那一空着的席位。
她知道林星野今日心绪不宁,一半是因朝堂博弈,更多是挂记沈宴河的伤势,语气不自觉地沉了几分:“另,特擢升原使臣沈宴河,为鸿胪寺少卿,从四品上。”
十七岁的从四品!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沸水,殿内瞬间炸开了锅。
满朝文武交头接耳,目光里满是震惊——从古至今,从未有过这般年轻的从四品官员!
可很快,议论声便低了下去。
谁都记得,半年前盛国嚣张挑衅,提出 “以武定国界” 时,满朝文武皆噤声,生怕接下这差事,就成了萧楚天阵前祭旗的头颅。
唯有那个十七岁的少年人,白衣折扇,意气风发地站出来,担下这一去不复还的风险。
到了盛京险地,更是以三寸不烂之舌稳住局势,搅起盛国内乱,为齐国争取了云漠关外百里之地。
鸿胪寺掌外交礼仪,正好与沈宴河此番立下的功劳对口,无人能质疑其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职位看似清贵,却无实权,既给了沈宴河荣宠,又不会触动太多人利益。
姜启华的考量,周全得让人挑不出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女尊:修罗场生存指南请大家收藏:(m.zjsw.org)女尊:修罗场生存指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