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王府再召,糕饼传意
九王爷府再次投来的目光,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林凡看似平静的生活中漾开层层涟漪。不同于上次因绿豆冰获得的偶然赏识,这次是王府主动的、有目的的打听,意味截然不同。
“大哥,王爷府是不是要请咱们去做大生意了?”小七兴奋难抑,眼中闪烁着对荣华富贵的憧憬。
林凡坐在院中,指尖无意识地在石桌上轻叩,眉头微蹙,不见喜色,唯有深思。王府深似海,一次赏识是机遇,再次被关注,福祸便难以预料。九王爷是何等人物?若仅仅为了口腹之欲,断不会如此执着。这次打听,背后定然有更深的缘由。
是单纯欣赏他的手艺,想招揽为府中专用的点心匠人?还是借点心之事,另有试探?亦或,与那刚刚平息下去的“雪盐”谣言,有某种隐秘的关联?无数个念头在他脑中飞快闪过。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林凡轻声道,眼中逐渐凝聚起决断的光芒,“既然避不开,那便迎上去。但这次,我们不能像上次那样被动。”
他需要一件足够分量的“作品”,不仅要满足口腹之欲,更要能传递某种信息,展示他的价值,同时,也试探一下王府的真实意图。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暂停了对外承接的点心订单,对外只称要研发新品。他让小七守好门户,自己则闭门不出,全心投入到一场精心的“创作”中。
他没有选择过于花哨或依赖现代工艺的点心,而是将目标锁定在了最基础、也最考验功底的糕饼上。他要用最普通的材料,做出极致的美味,这更能体现“匠心”而非“奇技”。
他选中了“枣泥酥饼”和“桂花定胜糕”两样。枣泥酥饼,取其“红火”、“甜蜜”的寓意;桂花定胜糕,则暗合“桂冠”、“胜利”的好彩头。两者都是传统点心,但林凡要在细节上做到无可挑剔。
他亲自筛选饱满的红枣,去核去皮,用文火慢慢熬制成细腻如纱、甜而不腻的枣泥馅料。酥皮的制作更是关键,油酥和水油面的比例、揉捏的力度、折叠的次数,每一次都力求精准,追求的是入口即化、层层分明的极致口感。
至于桂花定胜糕,他选用当年新磨的糯米粉和粳米粉,按特定比例混合,加入精心收集的糖桂花,蒸制时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成品松软清香,形态饱满,寓意吉祥。
每一道工序,他都做得一丝不苟,如同进行一场庄严的仪式。他不仅仅是在做点心,更是在雕琢一件用来敲门的利器,一件传递心意的作品。
就在林凡潜心制作之时,九王爷府的邀请也正式到了。来的并非普通家丁,而是一位身着绸衫、面容清癯、目光沉稳的中年管事,姓周。周管事态度客气,但言谈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小哥,王爷近日欲设小宴,念及你手艺精巧,特命我来请小哥三日后过府,制备几样应景的点心。”周管事说着,目光似有似无地扫过整洁的小院,以及空气中残留的淡淡甜香。
林凡心中了然,这次是正式邀约,不容拒绝。他恭敬应下:“承蒙王爷抬爱,小子一定尽心竭力。”
周管事点点头,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听闻小哥近日未曾外出,可是在钻研新品?”
林凡心中一动,知道对方果然在留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他坦然答道:“正是。小子不敢怠慢,想着王爷宴客,必是贵客临门,故而尝试做了两样寓意吉祥的糕饼,希望能不负王爷厚望。”他并未具体说明是什么,留下了悬念。
周管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再多问,告辞离去。
三日后,林凡带着精心准备的枣泥酥饼和桂花定胜糕,再次踏入九王爷府。这一次,他直接被引到了宴客厅旁的茶室等候。茶室布置雅致,墙上挂着山水古画,博古架上陈列着瓷器古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上次厨房的烟火气截然不同。
片刻后,脚步声响起,一位身着月白色常服、年约三旬、面如冠玉、气质儒雅中带着几分疏阔之气的男子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的,正是那位周管事。
林凡立刻意识到,这位便是九王爷!他连忙起身,垂首行礼:“小子林凡,参见王爷。”
“不必多礼。”九王爷的声音温和,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从容。他的目光落在林凡身上,带着几分好奇和审视,却并无咄咄逼人之感。“早就听周管事提起你,说你的点心别具一格,今日总算得见。听周管事说,你还特意为今日之宴准备了新品?”
“是。”林凡将食盒轻轻打开,露出里面色泽金黄、造型精美的枣泥酥饼和桂花定胜糕,“小子献丑,做了两样粗浅点心,枣泥酥饼与桂花定胜糕,取‘红火甜蜜’、‘高中必胜’之意,恭祝王爷祥瑞。”
九王爷走近,看着那酥皮层次分明、宛如绽放花朵的酥饼,和那松软饱满、散发着桂花清香的定胜糕,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惊讶。他并非没见过精致的点心,但眼前这两样,无论是品相还是寓意,都显然用了极大的心思,尤其是那份不追求怪异、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臻于化境的匠心,更令他欣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躺赢的咸鱼请大家收藏:(m.zjsw.org)躺赢的咸鱼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