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都的秋意带着肃杀。魏王宫内,炭盆早已升起,却驱不散曹丕眉宇间的阴冷与那份新王急于证明自己的焦躁。西线五丈原的僵局如同骨鲠在喉,诸葛亮稳坐钓鱼台,让曹真、张合空有优势兵力却无从下手,消耗着本就不甚充裕的国力。
“刘备据险而守,诸葛亮老成持重,急切难图。”曹丕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然,国之大政,岂能因一隅之地而裹足不前?先帝在时,便曾言,天下三分,需逐一击破。西线既然难破,何不东向?”
殿下群臣屏息。东向,目标自然是江东陈暮。
司马懿出列,谨慎道:“大王,陈暮据有江东,根基日深,水军强盛,更兼黄忠、邓艾等猛将,恐非易与之辈。且江淮有长江天堑,易守难攻。若我军主力东移,恐西线诸葛亮趁虚而入。”
“仲达过虑了。”曹丕一摆手,显然早有定计,“孤并非要即刻与陈暮决战于大江。然,岂能坐视其安稳发展,日益坐大?”他目光扫过群臣,“青州、徐州,毗邻江东,民风彪悍,亦多有忠于汉室……或说,不满陈暮新政之士族。先帝在时,因重心在西,对此二州多以安抚为主。如今,正可从此处着手!”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疆域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青州、徐州的位置。
“传令!以镇东将军臧霸为主将,督青、徐诸军事,募集兵马,整饬武备!目标,不是渡江,而是清理沿海,拔除江东可能设立之前哨,震慑其海贸,并伺机挑动二州内部对江东之不满!”
“同时,令张辽自合肥,陈登自广陵,加强对沿江之侦查与骚扰,做出我军有意东进之姿态,牵制黄忠、邓艾所部,使其不敢北顾!”
“孤要让陈暮知道,他的江东,并非铁板一块,他的后背,亦非全然无忧!”
此策一出,殿内众人神色各异。有认为此乃妙棋,可扰敌后方者;亦有暗自担忧,恐开辟第二战场,分散兵力者。但曹丕心意已决,他要的,就是打破僵局,主动出击,哪怕只是试探性的,也要展现出魏国新主的锐气与力量!
建业的反应,比曹丕预想的更快,也更沉稳。
暗卫和糜竺麾下商队的双重情报网络,几乎在臧霸受命的同时,便将消息摆上了陈暮的案头。
“曹丕果然按捺不住了。”庞统看着情报,冷笑连连,“不敢在西线与诸葛亮死磕,便想在我江东身上找便宜。青徐之地?臧霸?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徐元分析道:“臧霸本是泰山贼出身,后归附曹操,镇守青徐多年,在当地颇有根基威望,且熟悉地理。曹丕用他,意在利用其地方势力,行骚扰牵制之实。其目标,应是我方可能设立的海贸据点,以及……试图煽动青徐士族豪强对我新政之不满。”
陆逊补充:“江淮方向,张辽、陈登近日活动亦趋频繁,哨船越界之事时有发生,确为牵制之举。”
陈暮听完汇报,神色平静,并无丝毫慌乱。
“曹丕此策,意在试探,亦在疲敌。他不敢大举渡江,便想用这种法子,让我东西难以兼顾,疲于奔命。”他手指轻轻敲击扶手,“可惜,他算错了两点。”
“其一,我江东水军之利,非仅在于大江。大海,亦是我之疆场!”
“其二,青徐士族或许对曹氏不满,但对我江东,更多是隔阂与疑虑。想靠臧霸煽动,难矣!”
他迅速做出部署:
“第一,传令水军都督文聘!命其抽调精锐舰船,尤其新式快船,组建‘靖海营’,由霍峻统带,北上巡弋东海!若遇臧霸麾下船只,凡有挑衅或靠近我航线、岛屿者,坚决打击,无需请示!要让臧霸知道,海上的规矩,由我江东来定!”
“第二,命暗卫加紧对青、徐二州之渗透,重点监视臧霸军动向,并设法接触当地与曹氏有隙之势力,不必急于拉拢,先行接触,示好即可。”
“第三,江淮方向,黄忠、邓艾所部,保持现有防御态势,任张辽、陈登如何挑衅,依托城防江防,稳守反击,绝不轻易出战,不随彼之节奏而动。”
“第四,以我名义,传檄青徐,不必提臧霸,只言曹丕篡逆之心,囚禁天子,以及我江东保境安民、兴商惠工之政,让青徐百姓士人,自行比较。”
命令清晰明确,既有强硬的军事应对,也有灵活的政治外交手段。庞统、徐元、陆逊皆领命称善。
初冬的东海,寒风凛冽,波涛汹涌。
霍峻站在一艘新下水的“艨冲快船”船头,任凭冰冷的海风刮在脸上,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茫茫海面。他麾下的“靖海营”拥有大小战船三十余艘,虽非主力楼船,却胜在速度迅捷,尤其适合在这种广阔水域执行巡弋、突击任务。
“将军!前方发现可疑船队!悬挂臧字旗号,约十余艘,正逼近郁洲山(今连云港云台山)附近海域!”了望哨大声禀报。
郁洲山是江东海商北上的一个重要中转和补给点,虽未常驻军,但意义重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砥》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zjsw.org)魏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