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黄黏土、细沙与煅烧捣碎的螺蛳壳。
加水搅拌塑形。
捏出一个个空心球体,只留一个拇指大小的孔。
将捏好的空心球,放在阴凉处风干后,便可放进窑炉内烧制。
第一炉十几个空心球,就有三个完好的空心陶瓷球。
只是这自制陶瓷,怎么都是黄褐色?
管它了!
只要能装火药,能做出带引线点燃的手雷,什么颜色无所谓。
西乡集镇药铺。
硝石(硝酸钾)与硫磺都有卖,
不过!
偏远山区药店,存货也不过半斤。
差点穿越过来就嗝屁的晏羽,选择低调猥琐发育。
不敢再入宁州城购买材料。
更不敢请药铺去大量进购硝石硫磺,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只买了半斤硫磺。
硝酸钾可用土法炼制。
晏羽将族人家的茅厕,挨个光顾个遍。
是的!
只为取出含硝泥土,煮出硝酸钾。
将含硝泥土与草木灰混合,加入热水搅拌。
取其溶液,反复煮沸、过滤、结晶。
直至结晶的硝酸钾,为纯白色晶体为止。
75%的硝酸钾、15%的木炭和10%的硫磺。
加水混合搅拌晾干,制作成颗粒黑火药。
将制作好的黑火药,装进球形陶瓷中。
插入一根燃烧五息长度的鞭炮引线,再用蜡密封。
只是!
这土手雷是做好了,可黄泥陶罐不禁摔。
若是在扔土手雷时。
一不小心把黄泥陶罐摔碎了,那手雷得变成烟花了。
无奈!
原本只有拳头大小的土手雷,不得不包几层稻草。
然后再用粗布包裹一圈,用绳子绑严实了。
原本只有拳头大小的土手雷,愣是包成柚子大小。
看着这么大的土手雷,使用属实不便。
看来得快些挣到钱。
招几个铁匠来,倒腾出铁制手雷外壳。
当夜!
金峰山背老虎牙,突然爆发一声巨响。
爆炸点中心一两米的位置,灌木都被炸得东倒西歪。
有了这种跨时代保命武器在手。
晏羽也开始谋划出山搞钱了。
根据前世刷抖音记忆。
明代白糖被称为西洋糖(明代西洋指的是东南亚一带)。
西洋糖颗粒不如白砂糖均匀,且白里透黄。
品质远不如白砂糖。
就这样的西洋糖,明代售价可要半两银子一斤。
用红糖吸附提纯法,红糖一斤成本不过15文。
将西乡集镇红糖一扫而空。
将红糖溶解于水中,加入木炭搅拌,吸附红糖水中的杂质。
再将混有木炭的红糖水,用网布过滤几次。
得到纯净的糖水后,加热蒸发大半水份。
等糖水冷却到常温,便有白糖晶体逐渐析出。
140斤红糖,经过两天的加工,最终获得白糖120斤。
从贤叔公家借个独轮车。
顺便忽悠上贤叔公的小儿子晏承林做伴。
晏羽便开始了明末科技制富之旅。
宁州城前往洪都城的官道上,安乡黄沙桥。
两个农夫,守在一辆满载货物的独轮车旁。
见有一骡马车行走了而来。
晏羽上前询问道:“客人,西洋糖需要看看吗?价格实惠哟!”
“滚!”
那车夫只是简简单单回复一个字,便扬长而去。
见马车扬起飞尘远去。
晏羽小声道:“屁!什么东西!不买就不买呗!还骂什么人。”
早已泄气的晏承林。
蹲在树荫下抱怨道:“晏羽,买卖不是这样做的,别人都匆匆赶路,哪有闲心买东西。”
“哦?承林你还会做买卖吗?”
“这有什么会不会的,你看我们西乡集镇那些做买卖的,都是往人多的地方挤。”
“我们卖的东西不一样,西乡集镇上的乡民,不会买我们这种白糖。”
“为啥不买?我家就会经常买些红糖来解解馋。”
“经常会买?”
“真的!每年过年都会买上一两斤。”
就过年时买个一两斤做年货,也叫经常买?
算了!
没必要去揭他人的短,图自己爽快。
更何况晏承林就吃了点白糖,免费给自己来做伴。
“我们这种白糖卖得贵,一般人家舍不得买。”
“不就是白色的糖吗?我尝那味道和红糖差不多,能卖得多贵。”
“有些小贵,反正咱们乡民是舍不得买来吃。”
“那就去宁州城卖呗!宁州城里有钱的老爷多。”
去宁州城卖?
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下过州牢的晏羽清楚。
白糖在明代属于稀罕物,只有富商权贵才舍得购买。
自己一个无权无势的泥腿子。
恐怕白糖还未卖出去,又得稀里糊涂下州牢。
怀璧其罪的道理,已亲身验证过一次了。
“咱们蹲守官道,是为了寻找过往商队,之前那些散客也就是练练手。”
“商队?什么是商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