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就多了个疑问……”张夏眉头微蹙,陷入了短暂的沉思。监控室内异常寂静,昏暗的应急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阴影。
“什么疑问?”陈默下意识追问,语气里少了几分之前的尖锐。
“这种产生墨香的徽墨,现在市面上已经非常罕见了。”张夏抬起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真正的古法松烟墨,讲究用十年以上的老松木根部油脂最丰厚的部位取烟,烟炱要经过反复的淘洗、沉淀、捶打、揉捏,最后在特定的湿度下阴干数年,才能成锭。其成分复杂,这绝非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墨汁或普通画材可以模拟的。”
话音未落,他已再次大步走到那个正对异常通风口的空展柜前。这一次,他没有再使用EMF仪,而是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比钢笔略粗,通体哑光黑色的精密仪器,那是一支高分辨率激光扫描笔。他将扫描笔对准展柜顶部的强化玻璃边缘,按下了开关。
一道肉眼几乎不可见的红色激光束射出,随即在玻璃表面投射出一个快速移动的方形光栅网格。起初,在光栅掠过之处,光洁的玻璃上并无异样。张夏手指在扫描笔侧面的按钮上快速滑动,调整了反射光的接收滤波参数和成像灵敏度。
顿时,在激光网格掠过之处,一串近乎透明的脚印轮廓,幽幽的浮现在玻璃表面。
这串脚印非常小,目测只有33-34码左右。更诡异的是,脚印的深度均匀得不可思议,几乎没有前后脚掌应有的压力差,这完全违背了人体行走时的重心转移规律,就像有人始终用脚尖轻盈地踮着走路,或者……仿佛行走者根本没有实体重量。
“这……这是什么?”周铎猛地凑过来,震惊的说道,“警方之前的现场勘察报告里根本没提这个,他们好像用过那种刷粉显影的方法,却什么都没发现,这脚印是哪儿冒出来的?”
“普通的粉尘或磁性显影技术,依赖于物理残留物与显影剂的相互作用,或者对铁磁性物质的反应。”张夏头也不抬,专注的记录着脚印的形态和走向。“对于这种几乎不残留实体微粒,而且压力极轻的痕迹。常规方法是无能为力的。这种特定波长的激光,配合偏振滤波,可以捕捉到地表微观结构因极轻微压力或能量场残留而产生的微小折射率变化。警方标准流程里不会用到这种设备,更不会想到去扫描这块看起来一尘不染、毫无破坏的展柜顶部玻璃。”
“这脚印,也太小太浅了……”陈默看着地上那串若有若无的痕迹,眉头紧锁,下意识的分析道:“难道是个身材极其矮小的人?或者……是个小孩子?从通风口爬进来作的案?”
张夏没有立刻肯定或否定,只是用激光笔追踪着脚印的轨迹。它从通风口下方对应的展柜玻璃上出现,周围的地面却没有一点踪迹,仿佛那脚印是从通风口直接落到了展柜顶上的,张夏没有放弃,而是贴着地面仔仔细细的找寻,一直移动到原本陈列《枯河》的展柜前方区域。在这里,脚印却再次出现了,仿佛是从展柜顶直接飞到了这里。
张夏深吸了一口气,继续俯下身扫描,这次是到《双生竹》展柜前,也同样发现了脚印。而在这两个展柜之间,同样没有任何的行走路径。
而另外《听弦》和《夜莺》的展柜前,却没有再出现类似的脚印,这大概率是因为这两幅画的失窃发生在更早之前,即便曾经有,也早已=被无意间破坏或掩盖了。
就在这时,之前那位值班民警陪着一位气质沉稳的中年男子快步走进了展厅。再看到张夏几乎趴在地上,用不明仪器照射地面的举动,立刻出声喝止:“你们在干什么?这里是重要案发现场,小心破坏痕迹!”
跟在后面的中年男人,却沉稳的摆了摆手,示意稍安勿躁。他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了张夏手中的激光扫描笔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
“王队长,你来了。”陈默向来人点头示意。
“来得正好,”张夏站起身,目光迎向那位王队长锐利的审视,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请求,“麻烦让我看一下警方完整的现场勘察报告。”
“不行,这不符合规定!内部报告不能……”值班民警立刻想拒绝,却见王队长再次抬手制止了他。王队长的目光在张夏脸上停留片刻,又扫了一眼陈默,随后果断的说道:“给他看。”
民警只得有些不情愿地将一份装订好的文件递给了张夏。
报告内容详尽,但在关键处的结论却显得苍白无力:“展柜锁具完好,无撬压、暴力破坏痕迹……地面经多光谱及磁性粉末显影处理,未发现有效陌生指纹及鞋印……未提取到生物检材……”
张夏的目光快速掠过,直接翻到“环境数据记录及残留物微观检测”章节。他修长的手指精准地点在其中一行记录上:
“失窃展柜(编号A3,即《枯河》《双生竹》所在柜)玻璃内侧发现微量冷凝水珠附着,面积约15cm。”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王牌侦探事务所:灵异档案簿请大家收藏:(m.zjsw.org)王牌侦探事务所:灵异档案簿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