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未定地回到小院,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院门在身后沉重地关上,仿佛将刚才胡同里的凶险隔绝在外。
院子里没有开灯,只有月光洒下清冷的光辉,映照出三人疲惫而苍白的脸。
陈星手臂上的伤口已经由卫生所大夫重新清洗包扎过,白色的纱布在月光下格外显眼。
他靠墙坐在小凳上,眉头微蹙,不知是因为疼痛还是在沉思。
木建军一屁股瘫坐在门槛上,双手还在微微发抖,嘴里喃喃道:
“太吓人了……光天化日之下……怎么就敢……”
两次了,虽然都只伤了手臂,但是不能否认危机在。
木齐章站在院子中央,双手紧紧攥着那个险些被抢走的帆布包,包里装着他们这些日子的心血。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小院,只有晚风吹过老槐树叶的沙沙声。
劫后余生的恐惧,和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良久,木齐章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
她的声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眼神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冷静:“二哥,陈星,这样下去不行。”
她走到陈星面前,目光落在他受伤的手臂上,眼里满是愧疚:
“我们不能一直这样提心吊胆地摆摊。
今天是你受伤,下次呢?”
陈星抬起头,迎上她的目光。
月光下,她紧抿的嘴唇和坚毅的眼神,让他看到了与自己内心相同的想法。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微微颔首,表示自己在听。
木齐章继续分析,条理清晰,像是在说服他们:
“我和陈星马上就要开学了,不可能再有这么多时间全天摆摊。
露天摆摊太不安全,今天的事就是教训。
风吹日晒不说,人来人往,钱和货都暴露在外,太容易被人盯上。”
她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破釜沉舟:
“我想,我们应该租一个固定的店铺。”
“租店铺?”
木建军猛地抬起头,脸上写满了惊讶和犹豫,
“那得花多少钱啊?
咱们……咱们负担得起吗?”
“负担得起。”
这次,接话的是陈星。
他用没受伤的右手,指了指木齐章紧紧抱着的帆布包,声音低沉而肯定:
“这半个月,我们赚的钱,比普通工人一年挣得还多。
租一间小门面,足够了。”
他的话,像一颗定心丸,瞬间稳住了木建军慌乱的情绪。
木齐章感激地看了陈星一眼。
她接过话头,语气更加坚定:
“说得对。
有了店铺,至少有几个好处,第一,安全,货有地方放,做生意在屋里,不怕日晒雨淋,更减少了像今天这样的风险。
第二,稳定,有个固定的门脸,老顾客容易找回来,也能慢慢做出名声。
第三,我和陈星上学后,二哥你一个人也能照看店铺,不影响生意。
甚至,有了店铺,我们可以尝试进更多种类的货,生意可能比现在还好。”
她一番话,将租店铺的利弊和长远规划分析得清清楚楚。
木建军听着听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是啊,如果能有个安稳的店面,就不用再天天担惊受怕了。
“可是……”
木建军还是有些顾虑,“租店铺得找地方,办手续,麻烦事不少吧?”
“事在人为。”
陈星再次开口,他站起身,虽然左臂不便,但身姿依旧挺拔,
“这样吧,咱们分开行动。”
他看向木齐章,眼神交汇间,已然达成了共识:
“小章,你心思细,去找合适的店铺,打听手续。
我和建军,明天继续出摊,把剩下的货处理完,不能断档。”
这种默契的分工,无需过多言语。
木齐章立刻点头:
“好!
我明天就去街道办事处问问,看看有没有临街的空房出租,或者私人愿意出租的铺面。”
她对北京的胡同和人情世故比陈星更熟悉,由她出面打听最合适不过。
木建军见妹妹和陈星都如此果断,也鼓起勇气:
“行,摊子那边交给我和星子。”
第二天一早,三人便分头行动。
陈星和木建军,照常推着衣架车去了老地方。
虽然心有余悸,但生意还要继续。
木建军招呼客人时,也多了几分小心。
木齐章则换上了一身新的衣服,径直来到了所属的街道办事处。
如果穿的太破,人家也不信你。
她没有贸然进去,在门口观察了一会儿,看到一位面相和善的中年大姐出来,才上前礼貌地询问:
“同志您好,我想打听一下,咱们这片儿,有没有临街的房子可以租来做个体户小店面的?”
街道办事处的那位中年大姐姓王,为人很是热情。
一听木齐章是来打听租店铺的,她眼睛一亮,立刻放下手中的报纸,脸上堆满了笑容:
“哎哟,小同志,你可问对时候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七零做会计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七零做会计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