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时,林野已经扛着木筏往潮间带走了。昨夜异常潮汐退去后,滩涂上留了不少新鲜的海藻和搁浅的海螺,他想着趁雾散前多捡些,却没料到这趟寻常的赶海,会捡起一把缠满海泥的铜钥匙——一把能叩开岛屿秘密的钥匙。
木筏刚划到浅滩,林野的脚就踩上了个硬邦邦的东西。不是礁石的棱角,也不是贝壳的硬壳,那触感带着点冰凉的金属质感,混在湿滑的海泥里,格外扎眼。他弯腰拨开脚边的淤泥,指尖先触到一层厚厚的绿锈,再往下抠,就露出个带着弧度的铜色边缘——是把钥匙,约莫手掌长,匙身刻着细密的纹路,匙齿是不规则的锯齿状,顶端还拴着个断了半截的铜链,链环上缠着几根海草。
“铜的?”林野把钥匙举到眼前,借着雾蒙蒙的天光仔细看。铜锈下的金属泛着暗黄色,纹路不是简单的刻痕,倒像是某种符号——和刻痕岩石上的太阳符号有点像,只是更复杂,绕着匙身转了半圈,最后在匙齿根部汇成个小小的圈。他用指甲刮了刮绿锈,露出里面光亮的铜面,钥匙的边缘被海水磨得很光滑,显然在海里泡了不少年头。
这岛上怎么会有铜钥匙?林野心里翻起了浪。之前翻船的残骸里全是铁皮和木板,没见过半点铜器;雾族的营地(后面章节伏笔)里只有石制工具,更不可能有金属钥匙。难道是更早之前登岛的人留下的?还是从别的船上冲过来的?他突然想起昨天在水潭底找到的金属盒子,锁孔的形状好像和这钥匙有点像——当时没敢细瞅,只觉得锁孔边缘也是不规则的锯齿状。
“得回去对对。”林野把钥匙揣进帆布口袋,用藤绳缠了两道——怕掉海里,也怕被什么东西叼走。他没心思再捡海螺,扛起木筏就往窝棚跑,木筏划过水面的“哗哗”声,混着他急促的脚步声,在晨雾里格外响。路过刻痕岩石时,他特意停了会儿,借着天光摸了摸石面上的刻痕——太阳符号、三道横线、奇怪的线条,和钥匙上的纹路对比,竟有两道线条能对上。
回到窝棚,林野第一件事就是从地窖里翻出那张羊皮纸地图。他把钥匙放在地图上,顺着匙身的纹路往地图上的符号比——钥匙顶端的小圈,正好和地图上“雾谷”标记旁的小圈重合;匙身的纹路,和地图上标注的潮汐流向线几乎一模一样。林野的心跳突然加快了——这把钥匙,绝不是普通的钥匙,它和刻痕岩石、金属盒子、羊皮纸地图,甚至“雾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顾不上吃早饭,揣着钥匙和羊皮纸,就往水潭跑。晨雾已经散了,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林野跑得飞快,树枝刮破了胳膊也没在意,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去看看,这把钥匙能不能打开那个金属盒子。
到了水潭边,林野脱了鞋就往水里跳。水还是冰凉的,刚到膝盖,他就摸到了那个金属盒子。他把盒子抱上岸,放在阳光下,然后掏出铜钥匙,深吸一口气,慢慢插进锁孔——钥匙和锁孔严丝合缝,像是专门为彼此打造的。他轻轻一转,“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林野的手有点抖,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里面除了之前看到的羊皮纸,还有一本用兽皮装订的小册子,册子的封面上,用炭笔写着两个模糊的字:“雾记”。他赶紧把小册子拿出来,翻开第一页,里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还能看清——是用某种符号写的,和刻痕岩石、钥匙上的纹路一样。
他一页一页地翻着,越翻越心惊。小册子上记录的,是一个叫“雾引者”的人的经历——他是很多年前登岛的人,发现了岛上的潮汐规律、刻痕岩石和“雾谷”,还找到了这个金属盒子和钥匙。他说,这把钥匙叫“雾核钥匙”,是打开“雾谷”深处“雾核”的关键;而“雾核”,是整个岛屿的核心,能控制岛上的雾、潮汐,甚至能让人离开岛屿。
小册子上还说,“雾谷”里有很多危险——有毒的瘴气、巨大的守雾兽、复杂的地下通道,只有解开刻痕岩石和潮汐规律的秘密,才能安全到达“雾核”所在地。而且,“雾核钥匙”不止一把,还有另一把碎片散落在岛上,只有集齐两把钥匙,才能真正打开“雾核”。
林野看到这里,心里既激动又紧张。激动的是,他终于找到了关于岛屿秘密的线索,离离开岛屿的目标越来越近了;紧张的是,探索“雾谷”的危险远超他的想象,而且还要找到另一把钥匙碎片,这无疑是难上加难。
他把小册子和羊皮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然后把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转,锁上了盒子,再把盒子放回水潭底。他知道,这些东西太重要了,不能放在窝棚里,水潭底是最安全的地方——没人会想到这里藏着这么大的秘密。
回到窝棚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林野坐在火塘边,啃着烤兔干,心里却满是思绪。他想起小册子上写的“雾引者”,不知道这个人最后有没有成功打开“雾核”,有没有离开岛屿;他想起另一把钥匙碎片,不知道藏在岛上的哪个角落,要怎么才能找到;他还想起“雾谷”里的危险,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应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请大家收藏:(m.zjsw.org)雾屿求生:孤帆与秘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