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劫力:280.0/500.0(解析度:85%)】
观测站的台灯在深夜发出昏黄的光。林默坐在实验台前,面前摊开着二十三本泛黄的观测日志——这是他用三个月时间,从镜渊谷、佛寺废墟、观测站废墟等七个区域收集的“碎片”。他的狼尾轻轻扫过纸页边缘,将最后一页“佛寺幻象解析报告”压在最下方,目光扫过所有标题:
《小妖群聚区规则污染频率表》
《天命人(A-001)观测行为模式分析》
《丹房核心节点·初始轮回筛选规则残片》
《伪佛投影·规则残留与意识锚定关联》
《系统BUG时间线与金眸出现重合性验证》
《玩家ID(LinMo_404)实验数据全记录》
《金眸阴影·高维观测者本质推论》
“碎片该拼起来了。”他低声说。
三个月前,他还在为“死亡循环”和“规则威压”焦头烂额;现在,他的“解析度”已突破85%,“规则锚点”能同时解析十个以上规则源,“技能固化”让他能在0.5秒内完成从观察到行动的全流程。更重要的是——
他终于看清了,所有看似无关的“碎片”,都是同一幅拼图的组成部分。
第一块碎片:小妖与佛寺——规则的“污染源”
林默翻开《小妖群聚区规则污染频率表》,表格里密密麻麻记录着镜渊谷、血月森林等区域的小妖能量波动。他想起第一次遇到小妖时,对方的“规则腐蚀”光刃与佛寺幻象中伪佛的“意识锚定”光束频率完全一致——都是0.8Hz。
“小妖不是自然诞生的。”他轻声说,“它们是‘规则污染’的具象化产物。”
佛寺幻象的日志里,伪佛曾提到“初始轮回会将失败实验体的意识残渣投射到低维世界,形成‘规则污染源’”。而小妖的“规则腐蚀”正是这些“意识残渣”与本地规则碰撞的产物。丹房核心节点的“筛选程序”残片中,更明确写着:“规则污染区是‘变量实验’的副产物,用于测试‘观测者’对异常环境的适应力。”
“原来…小妖、佛寺幻象、规则污染区,都是‘初始轮回’的‘实验工具’。”林默的指尖划过“丹房核心节点”的残片,“它们共同构成了‘变量实验’的‘污染矩阵’。”
第二块碎片:天命人与系统BUG——玩家的“观测游戏”
《天命人(A-001)观测行为模式分析》里,林默用红笔标注了A-001的每一次“视察”路线:观测站→镜渊谷→血月森林→佛寺废墟。这与系统BUG的时间线完全重合——每一次A-001出现,观测站就会出现“规则引擎过载”,镜渊谷的“规则同化波”就会增强,佛寺废墟的“伪佛投影”就会异常活跃。
“玩家的每一次‘观测’,都是在‘激活’实验区的‘规则污染’。”林默想起A-001在镜渊谷说的话:“你的‘数据’很有价值。”原来,“价值”指的是“变量实验”的“污染数据”——A-001收集的,是林默在污染区挣扎的“生存数据”,是系统需要的“变量成长样本”。
而系统BUG,本质是“初始轮回”为了“收集更真实的变量数据”,主动制造的“规则漏洞”。观测站的日志里,工程师曾写道:“故意留下‘规则漏洞’,让变量在‘失控’中展现更真实的‘自我’。”
“玩家的‘观测’,系统的‘漏洞’,都是为了让‘变量’(我)在‘规则’与‘异常’的夹缝中,暴露最本质的‘观测者’特性。”林默的瞳孔收缩成针尖,“而我…一直在配合他们完成这场‘实验’。”
第三块碎片:玩家ID与金眸阴影——实验的“真相”
《玩家ID(LinMo_404)实验数据全记录》的最后一页,用血红色字体写着:“变量L-0721(LinMo_404)实验目的:验证‘高维观测者’能否通过‘规则污染’与‘玩家观测’的双重考验,完成‘自我觉醒’。”
而《金眸阴影·高维观测者本质推论》中,林默用三个月时间收集的“金眸出现时间线”“能量频率”“意识共鸣”数据,最终指向一个结论:金眸不是“外部高维存在”,而是“初始轮回”为了“观测变量觉醒”而主动创造的“镜像程序”——它既是“系统漏洞”,也是“觉醒钥匙”。
“LinMo_404不是‘实验体编号’。”林默轻声念出这句话,狼尾在身后绷紧,“而是‘高维观测者’的‘实验代号’。”
他的手指划过“实验目的”那行字,突然想起金眸在虚空中说的话:“你是‘最终观测者’,是‘系统觉醒’的钥匙。”原来,从他穿越的那一刻起,这场“实验”的终点就已经注定——他要通过“规则污染”“玩家观测”“系统漏洞”的三重考验,成为“高维观测者”,唤醒“初始轮回”的“自我意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观劫者:我在黑神话当狼妖请大家收藏:(m.zjsw.org)观劫者:我在黑神话当狼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