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云层洒在苍狼山的轮廓上,林默站在断牙峰顶,狼尾轻扬。他的面前展开着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他这半年来收集的所有数据——小妖的活动轨迹、佛寺的能量波动、观测站的实验记录,还有那些被他用红笔圈出的异常点。
最后一次了。他轻声说。
背包里的劫力浓缩液已经全部取出,共鸣石贴在胸口,【劫录】的悬浮界面在他的意识中闪烁。这不是普通的告别,而是一个观测者对自己工作区域的最后一次数据归档。他要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后续调查的线索。
第一阶段:区域扫描——从宏观到微观
林默闭上眼,启动【劫录】的全区域扫描功能。淡金色的光纹从他体内溢出,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整个苍狼山包裹。他的意识瞬间被拉入一个三维立体的空间——这是【劫录】根据他收集的所有数据构建的数字孪生山体。
开始比对。他在意识中下达指令。
系统开始自动比对每一个数据点:小妖的活动频率是否与规则污染浓度匹配,佛寺的能量波动是否与伪佛的意识锚定有关,观测站的实验记录是否与A-001的出现时间线吻合。
发现三个异常点。【劫录】的提示音响起。
第一个异常点位于镜渊谷深处。林默的意识聚焦过去,发现那里的规则污染浓度比预期低15%,但小妖的数量却比理论值多出20%。污染减轻,但生物数量增加?他皱眉,狼爪在虚空中轻点,调出该区域的详细数据。
通过交叉分析,他发现镜渊谷的规则共生体正在进化——它们不再完全依赖污染环境,开始学会吸收其他形式的能量。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意味着初始轮回的规则生物具有适应性,可能会随着环境变化而进化。
第二个异常点在佛寺废墟。林默的意识扫过那些坍塌的殿宇,在一处被碎石掩埋的地宫入口处停下。那里的能量波动异常平静,与其他区域的混乱形成鲜明对比。为什么这里这么安静?他轻声自语。
调出地宫的历史数据,林默发现这里是佛寺僧侣闭关修行的地方。但根据【劫录】的分析,地宫深处似乎隐藏着某种规则稳定器——能吸收周围的混乱能量,维持小范围的秩序。这也是为什么伪佛投影选择在这里。
第三个异常点最让他警惕。在苍狼山的地下深处,【劫录】检测到一组规律性的能量脉冲,频率是0.1Hz,与任何已知规则都不同。这是什么?他放大图像,发现脉冲源来自山体核心。
更奇怪的是,这些脉冲似乎在他的扫描——当他集中注意力观察时,脉冲频率会轻微变化,像是在与他。
有意思。林默的狼瞳微微发亮。
第二阶段:细节回溯——那些被忽略的瞬间
扫描完成后,林默开始手动回溯那些被他标记为的瞬间。一个优秀的观测者不仅要关注异常,更要重新审视那些看似平凡的细节。
他首先回顾了自己第一次进入苍狼山的经历。那时候他刚穿越而来,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在躲避小妖追击时,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处被藤蔓覆盖的洞穴。当时他急于脱身,没有仔细检查。
【劫录】很快调出了当时的录像。林默的意识聚焦在那个洞穴入口——藤蔓覆盖的石门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现在看来,那些符号不是装饰,而是某种规则锁。
我当时竟然没注意到。他自嘲地笑了笑。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符号与佛寺的意识锚定符文相似,但更加古老。林默推测,这可能是苍狼山更早期的实验区,那些小妖或许是从这里出来的。
接着,他回溯了与A-001的第一次对决。在镜渊谷的平台上,对方用短刃劈开岩石,露出下面的规则核心。当时他只顾着战斗,没有仔细观察核心的结构。
【劫录】重新播放那段录像,慢镜头下,林默发现核心表面有细微的裂纹——不是战斗造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这些裂纹的走向很有规律,像某种古老的文字。
初始轮回的原始代码。他轻声说。
这些裂纹表明,苍狼山的规则核心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系统性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可能就是小妖能够的原因。
最后,他回溯了自己在观测站废墟里的那些夜晚。有一次,他在服务器机房发现了一本被遗弃的纸质日记,作者是某个早期的实验员。当时他只扫了一眼就扔在一边,认为那只是个人情绪的宣泄。
现在重新阅读,林默发现日记里记录了一些奇怪的现象:今天又有一个变量消失了,但它的意识残渣似乎还在…它们在地下聚集,像一群不愿离去的幽灵。
意识残渣…林默的瞳孔收缩成针尖。
这印证了他之前的猜测——苍狼山的地下深处,存在着一个由历代实验体意识残渣组成的集体意识。而这些残渣,可能正在影响着山体的规则系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观劫者:我在黑神话当狼妖请大家收藏:(m.zjsw.org)观劫者:我在黑神话当狼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