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山深处的轰鸣与进程间的无形冲突,如同远方的闷雷,被戈壁滩的灼热空气过滤成模糊的背景噪音。林默蛰伏于岩影之下,狼瞳中的暗金光芒不再仅仅投向那些如同山峦般庞大的核心进程,而是如同最细致的探照灯,开始扫视那些充斥在火焰山每一个角落、数量庞大却往往被忽视的基础单位——那些形态各异、咆哮嘶吼的火焰山小妖。
在寻常认知中,这些小妖是混乱与野蛮的化身,是依仗本能行事的低级魔物。但在银锁“高维视界”的持续解析下,覆盖在它们恐怖外表下的运行本质,正被一层层剥开,显露出令人脊背发凉的真相。
“银锁,微观聚焦。目标:火焰山基础妖兵单位集群。分析其个体能量结构、群体行为模式、与核心进程(牛魔王)的能量链接方式、以及其行为背后的驱动逻辑。”林默的意念沉静如水,避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波动。
【指令确认。启动‘群体行为学’深度分析协议。采样范围:方圆五十里内,所有能量签名低于阈值(Minor_Demon_Process)的活跃单位。】
【采样分析中……个体结构扫描……群体动态建模……能量网络拓扑还原……】
【分析报告生成:】
一、个体结构:标准化模板下的微调
【能量签名分析:所有小妖单位的核心能量架构高度相似,均基于一套基础妖兵模板(Infernal_Soldier_Template)。模板包含标准化的能量回路、基础技能模块(喷火、爪击、嚎叫威慑)及简单的敌我识别协议。】
【个体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能量总量(等级)、外壳防御强度(装备)以及因模板复制时产生的随机参数波动(可视为“天赋”或“瑕疵”)。但其行为底层逻辑完全一致。】
【结论:小妖非自然孕育个体,更像是基于同一蓝图批量生成的标准化产品。】
二、群体行为:被编码的“秩序”流水线
【行为模式观测:】
【巡逻行为:小妖的巡逻路径并非随机游荡,而是沿着预设的、能量流动相对稳定的几何网格路径进行。队伍间距、移动速度、警戒范围均有隐形规范,如同流水线上的传送带。】
【狩猎/采集行为:对低能量生物(如火蜥蜴)的捕食,或对特定矿物(如火焰结晶)的采集,表现为高效的、分工明确的协作链。发现、驱赶、围攻、收割、运输……步骤清晰,如同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最大化“资源”回收效率。**
【战斗响应:遭遇入侵者时,其反应并非纯粹野兽般的狂怒。而是依据入侵者能量等级,自动触发不同级别的应对协议——从最低级的“警戒驱离”,到“小队围攻”,再到“集群召唤”及“向核心进程报警”。反应迅速、层级分明,但缺乏真正的战术创意。**
【休息/能量补充:小妖的休憩点位于特定的能量节点(如小型地火出口),其“睡眠”实则为被动能量充能过程。姿态统一,如同插在充电座上的设备。**
【综合判定:小妖群体的所有活动,均遵循一套隐形的、高度优化的生产-防御-维护流水线秩序。其行为的高效与协同性,远超自然生物群落,呈现出强烈的人工设计与程序化管理特征。】
三、能量网络:牛魔进程的延伸节点
【能量链接分析:每个小妖单位都与Bull_Demon_King_Core进程存在一条单向能量输送链路。小妖通过狩猎、采集、甚至自身代谢(将环境能量转化为更精纯的妖力),不断产生盈余能量,并通过此链路持续不断地输送给牛魔王核心。】
【节点功能:小妖个体可视作牛魔王遍布领地的能量采集器与外部传感器。它们的存在,极大扩展了牛魔王的感知范围和能量汲取渠道,是其维持庞大消耗的重要基础。**
【控制机制:牛魔王核心进程对小妖群体拥有绝对控制权。可通过妖气场域直接下达指令,调整其行为模式,甚至远程激活或强制关闭某个单位(相当于销毁)。小妖的“忠诚”与“恐惧”,实则为底层协议中的绝对服从代码。**
四、扭曲的“工厂”景象
随着分析的深入,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景在林默意识中展开:
火焰山,这座燃烧的地狱,在微观层面,竟如同一座庞大无比、日夜不休的活体工厂。无数的小妖,就是这座工厂里永不疲倦的自动化工人。它们按照预设的程序,在固定的“流水线”(巡逻路径)上移动,执行着“采集”(狩猎)、“生产”(转化能量)和“维护”(防御)的任务。它们的嘶吼与咆哮,更像是机器运转的噪音;它们狰狞的面孔,不过是标准化外壳上的恐怖涂装。
而这座工厂的唯一目的,就是将所有采集到的“原材料”(生命、能量、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给位于核心的、那个如同巨型熔炉般的牛魔王进程,以维持其对抗系统的庞大消耗与存在本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观劫者:我在黑神话当狼妖请大家收藏:(m.zjsw.org)观劫者:我在黑神话当狼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