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脱离了地球的引力怀抱,如同一枚投入无垠墨池的银梭,向着银河系边缘那片被称为“虚无回廊”的未登记区域驶去。舰尾的主推进器喷射出幽蓝色的粒子流,在漆黑的宇宙幕布上划出一道转瞬即逝的轨迹。
舰内,人工重力场和环境模拟系统维持着与地球相似的舒适环境,但每个人都清晰地知道,他们正以远超旧时代人类想象的速度,远离故乡,驶向完全未知的险境。
最初的几天航行,是在一种近乎压抑的沉默中度过的。
星澜牺牲的阴影如同无形的幽灵,萦绕在希望号的每一个角落。舰桥主控台上,原本属于星澜的导航与数据分析位空置着,虽然莉娜和苏婉的子系统接管了大部分功能,但那个位置上曾经存在的清冷智慧与偶尔流露的温柔,是无法被代码替代的。
林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舰长室或连接着舰外传感器的观测甲板上。他沉默地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仿佛亘古不变的星空,体内那死寂的力量星璇依旧缓慢而沉重地旋转着。他没有再流露出明显的悲痛,但那份深沉的静默,比任何情绪宣泄都更让人感到心头发紧。他像是在用这种方式,将那份痛楚一点点碾碎,融入自己的骨髓,化为前行的燃料。
莉娜将自己彻底埋首于工作中,几乎住在了引擎室和主控室。她比以前更加疯狂地检查着每一个系统,优化着每一段代码,仿佛只有让大脑被无尽的数据和技术难题填满,才能暂时忘却那份撕心裂肺的失去。她甚至开始着手设计一套基于星澜残留的星辰之力数据模型的辅助导航算法,尽管她知道,这永远无法取代那位星辰之女本人。
“破晓”小队的十二名战士,在张猛和王铁山的带领下,进行着更加严酷的适应性训练。希望号的训练舱模拟出各种极端环境——从超高温到绝对零度,从超高重力到失重,从能量辐射风暴到规则碎片乱流。他们必须尽快熟悉这艘星舰,也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强,才能应对“虚无回廊”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训练中,没有人喊苦喊累,只有沉默的汗水与更加凶狠的攻击,仿佛要将所有的愤怒与悲伤,都倾泻在那些虚拟的敌人身上。
唯一的例外,或许是偶尔从莉娜实验室里传来的、她对不听话的零件发出的暴躁吐槽,给这片沉郁的氛围带来一丝略显心酸的“生机”。
“见鬼!这个能量耦合器是哪个笨蛋设计的?共振频率跟得了帕金森似的抖个不停!”莉娜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到舰桥,带着滋滋的电火花背景音。
正在主控位值班的一名年轻技术官缩了缩脖子,小声对同伴说:“总监她……这几天拆装这个耦合器第八次了吧?”
“嘘……让她忙点好,总比一个人发呆强。”
航行第七天,希望号开始接近苏婉计算的“虚无回廊”外围区域。
这里的星空,开始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稀疏”。原本密集的星点逐渐变得寥落,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大橡皮,擦去了这片宇宙背景中的大部分光亮。远处的银河系旋臂,原本壮丽如流淌的光之河,此刻看去也显得有些模糊、扭曲,像是隔着一层布满污渍的毛玻璃。
各种探测器的读数开始出现轻微的、但持续存在的异常波动。空间曲率时高时低,仿佛在平静的海面下潜藏着看不见的暗流。背景微波辐射也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不和谐的“杂音”。
“已进入‘回廊’外围影响区。”苏婉的合成音在舰桥响起,比平时更加简洁,“空间结构稳定性下降12%,常规跃迁引擎效率降低,建议切换至短途脉冲航行模式,并开启全频段被动感知阵列。”
“执行。”林墨站在舰长位旁,目光锐利地扫过主屏幕上那些扭曲的数据流。他能感觉到,舰体外部的规则环境正在变得“粘稠”而“脆弱”,与他体内沉寂的归墟之力产生了一种微弱的、仿佛共鸣又仿佛排斥的奇异互动。
希望号调整了航行动力,如同在雷区中小心翼翼前行的探路者,以相对缓慢但更加稳妥的速度,向着那片更加深邃的黑暗驶去。
莉娜终于从她的实验室里钻了出来,顶着一头乱发和两个黑眼圈,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不断闪烁着不规则多边形的金属装置。
“老大,苏婉,我搞了个临时用的‘规则扰动探针’!”她有些兴奋,又带着疲惫地说道,“这鬼地方的规则跟一锅烂粥似的,常规传感器容易‘醉’。这玩意儿能主动发射微弱的、包含多种规则特性的探测波,通过分析反馈回来的扭曲情况,大致勾勒出前方空间的‘规则地形’,至少能帮我们避开那些明显的‘暗礁’。”
林墨接过那个看起来有些粗糙的装置,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不稳定但颇具巧思的能量结构。“测试过了?”
“在模拟环境下跑通了!”莉娜用力点头,“就是……耗能有点高,而且可能……有点‘吵’。”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补充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世吞噬:开局暴打前世仇敌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末世吞噬:开局暴打前世仇敌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