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是皇城西侧的一条河流,因河水中含有金沙而得名,鲜鲭是金河中常见的一种鱼,肉质鲜嫩却极易捕捞,裴元龄这话,是嘲讽那些想用假轮回身份蒙混过关的考生,不过是些一抓就中的蠢货。话音未落,他双指猛地绞向案面——案面是紫檀木所制,坚硬异常,可他的指尖刚触到案面,青色鬼火便“腾”地燃起,顺着案面蔓延到玺台旁的青玉秤盘上。那青玉秤盘本是用来称量考生魂魄真伪的“吏判司魂秤”的一部分,通体翠绿,刻着云纹,被鬼火一烧,竟渐渐变成了赤橙色,如同一方鉴真砚——鉴真砚是大胤有名的法器,能鉴别万物真伪,此刻秤盘变色,显然是开始运转鉴真之力。
青色鬼火还在燃烧,赤橙色的秤盘上渐渐映出几道模糊的人影,正是那些试图用轮回赝命蒙混的考生。他们的身影在秤盘上扭曲变形,很快便显现出原本的模样——有的是前朝贪官的魂灵,有的是妖物幻化的人形。裴元龄冷笑一声,手指在符纸上一弹,五道解怨符便“嗖”地飞向那些考生,符纸贴在他们身上,瞬间燃起白色火焰,考生们发出凄厉的惨叫,身体渐渐化作黑烟消散。
这场跨越百年桎梏的试炼,此刻才真正显露出狰狞的面目。正南方位的三架青铜麒麟突然动了起来,那麒麟高约一丈,通体青铜铸造,麟甲上刻着细密的符文,麒麟的前肢张开,臂展间悬挂着千枚爻符铃——铃是用青铜所铸,小巧玲珑,上面刻着爻卦符号。当第一枚爻符铃开始颤动时,清脆的铃声便在殿中响起,可那铃声却带着诡异的频率,听得人头晕目眩。紧接着,千枚爻符铃同时颤动,铃声汇聚成一股洪流,直冲天际。
天际之上,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六十四道星络凭空显现——那些星络是由银色的星线组成,纵横交错,恰好构成六十四卦的形状,星线上还泛着淡淡的光华。不过片刻,星络上的光华便开始陨坠,如流星般拖着长长的光尾,从天空坠落下来,落在文渊考殿的屋顶上,发出“笃笃”的轻响。东面的御河也起了异动,御河是环绕皇城的河流,河水清澈见底,此刻却有墨色的幻晶从河底涌了上来——那些幻晶通体漆黑,透明如琉璃,在空中缓缓凝结,最终化作玄穹殿碑林的棱柱阵列。
棱柱阵列共有四十九根棱柱,每根棱柱高约五丈,通体由墨色幻晶构成,折射着天际的微光。仔细看去,每道碑棱上都折射着虚影——那是前朝党争先烈的断袖焚简之景。有的虚影是一位身着官袍的老者,正将手中的奏简扔进火盆,火焰烧着简牍,发出“噼啪”声响;有的虚影是几位官员围坐在一起,手中捧着简牍,脸上满是悲愤,显然是在商议对策。这些先烈皆是前朝因党争而死的忠臣,他们的魂魄被封存在幻晶之中,此刻借着星络光华显现,似是在警示后人。
三十九位翰林待诏正站在殿右的阅卷区,他们身着青色官袍,手中握着朱笔,正准备批注考生的策论试卷。可当他们看到棱柱阵列上的虚影,又瞥见考生案头的试卷时,脸色骤然变得惨白。一位年长的翰林待诏刚提起朱笔,手便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朱笔落在试卷上,画出一道歪歪扭扭的痕迹。他猛地后退,撞在身后的殿柱上,声音带着惊恐:“这并非寻常制艺——分明是要以国政血嗣灌养天刑鉴选炉枢!”
其他翰林待诏也纷纷退到殿柱旁,脸上满是难以置信。寻常制艺考的是考生的文章功底和治国理念,可眼前的试卷上,竟刻着诡异的符文,隐隐还能看到血丝流转。国政血嗣,指的是大胤的国家政事和皇室血脉,天刑鉴选炉枢则是传说中的邪恶法器,能以活人的气运和血脉为燃料,筛选出符合操控者心意的人选。众人心底皆是一寒——这场科试,哪里是取士,分明是一场以性命为赌注的筛选!
2. 鬼蚕丝透考官窍,紫砂棱镜测魂枢
酉时末漏,夕阳的余晖透过文渊考殿的窗棂,在地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漏壶是殿角的计时工具,铜制的壶身刻着刻度,水从壶嘴缓缓滴下,此刻恰好滴到酉时末的刻度线。就在这时,殿中突然响起一阵“嗡嗡”的旋转声,首名真正被机制撕剥出来的异质,终于显露了踪迹。
冀州推官薛昉正缓步走过殿中的考位区,他身着青色官袍,腰间系着玉带,手中捧着一本《明礼九端制策精解》——那是大胤着名的礼制典籍,封面是深蓝色的锦缎,上面绣着金色的云纹。薛昉面容温和,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看上去从容不迫,仿佛对这场诡异的科试胸有成竹。他走过三十六卦相位罗伞下时,脚步没有丝毫停顿——那些罗伞是悬在考位上方的,每把伞直径约三尺,伞面画着不同的六壬卦象,伞骨是桃木所制,上面刻着符文,本是用来测试考生命格与相位是否相合的法器,寻常异质靠近,伞面便会泛起红光,可薛昉走过时,伞面却依旧是淡青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