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思路可行,但难度极大。”陈宇点点头,随即又提出了担忧,“首先,我们需要精准定位芈玉在始皇二十二年之前的时空坐标,确保信号能够准确传递到她手中;其次,我们需要将复杂的能量稳定方法转化为她能够理解和执行的信息,毕竟她身处秦朝,不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最后,我们需要确保量子信号不会被时空裂隙的能量干扰,能够顺利穿透时空壁垒。”
赵强补充道:“而且,‘星耀’的量子信号发射功能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最大传递距离只能覆盖近百年的时空范围,要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传递信号,需要对发射系统进行大幅改造,同时提升‘星耀’的能量输出功率,这可能会对硬件造成一定的损耗。”
虽然困难重重,但这已经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案。陈宇当机立断,说道:“立刻成立危机应对小组,分为三个专项小组开展工作。林晓带领算法组,负责优化量子信号传递算法,精准定位芈玉的时空坐标,同时将能量稳定方法转化为适合秦朝的信息形式;张伟带领数据组,负责收集更多关于秦朝始皇二十二年之前的历史数据,包括宫廷局势、芈玉的处境、当时的科技水平等,为信息转化提供依据;赵强带领硬件组,负责改造量子信号发射系统,提升‘星耀’的能量输出功率,确保信号能够顺利传递。”
“明白!”三人齐声回应,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实验室中的氛围从之前的压抑焦虑变得充满斗志,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科学研究的挑战,更是一场关乎两个时空安危的战斗。陈宇站在主屏幕前,看着团队成员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他相信,凭借团队的智慧和“星耀”的强大能力,一定能够找到应对时空危机的方法,守护好历史与现代的时空稳定。
七、信号传递的技术攻坚
硬件组的赵强团队则面临着最为艰巨的挑战——改造量子信号发射系统,提升“星耀”的能量输出功率。量子信号要跨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壁垒,需要的能量强度是现有系统的十倍以上,这意味着不仅要对发射模块进行彻底改造,还要升级“星耀”的能源供给系统。
赵强带领团队成员拆解了量子信号发射器的核心部件,发现原有发射天线的材质无法承受高强度的量子能量,必须更换为新型的超导材料。这种超导材料在超低温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他们不得不重新设计冷却系统,将发射模块的温度控制在零下二百七十度以下。同时,“星耀”的原有能源核心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输出功率已达极限,赵强团队只能通过优化反应堆的内部结构,提升能量转化效率,同时临时加装三个辅助能源模块,形成“一主三辅”的能源供给体系。
改造过程中,意外频发。一次,在测试新型超导天线时,由于能量负载过高,天线瞬间被烧毁,产生的冲击波将实验室的钢化玻璃震出裂纹。赵强看着报废的天线,眉头紧锁,连续三天三夜泡在实验室里,反复测算能量阈值,调整天线的结构设计,最终采用了多阵列分布式天线的方案,将能量分散到多个子天线中,避免单点过载。
陈宇每天都要召开进度协调会,及时解决各个小组遇到的问题。他既要关注算法的优化进度,确保信号编码的准确性,又要跟进硬件改造的质量,担心设备出现安全隐患。深夜的实验室里,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时而在算法组指导编码逻辑,时而在硬件组查看设备运行数据,眼底的血丝越来越重,却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日夜攻坚,三个小组终于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林晓团队优化后的量子信号算法,定位精度达到了米级,能够精准锁定芈玉所在的楚韵轩;编码后的信息被转化为一套特殊的符文图案,既蕴含了能量稳定的方法,又符合秦朝的文化认知,不会显得突兀;赵强团队改造后的量子信号发射系统,能量输出功率提升了十二倍,经过多次模拟测试,能够成功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壁垒。
“一切准备就绪,是否启动量子信号传递?”林晓看着陈宇,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
陈宇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团队成员们疲惫却坚定的脸庞,沉声道:“启动!目标时空坐标:秦朝始皇二十一年冬,咸阳宫楚韵轩;信号接收者:芈玉。”
八、跨时空信号的艰难传递
“收到,启动量子信号发射系统!”赵强按下了发射控制按钮。
瞬间,“星耀”的能源核心全力运转,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实验室的灯光随之剧烈闪烁,蓝色的冷却液在管道中高速奔流,温度显示器上的数字急剧下降。量子信号发射器的多阵列天线发出微弱的蓝光,一股强大的量子能量被压缩、编码,化作一道无形的信号波,朝着既定的时空坐标疾驰而去。
主屏幕上,信号传递进度条缓慢推进,从1%到10%,再到20%,每一次提升都伴随着能量消耗的急剧增加。“星耀”的运算负荷达到了历史峰值,核心温度不断攀升,赵强紧盯着监控屏幕,随时准备调整冷却系统参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