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依旧潺潺流淌,但水面结了一层薄冰,偶尔能听到冰面碎裂的清脆声。楮树林在寒风中沙沙作响,光秃秃的枝干上挂着几片孤零零的黄叶。远处的山坡上,几间茅草屋若隐若现,屋顶上覆盖着厚厚的霜,烟囱里冒出缕缕炊烟,在冷空气中缓缓消散。
李逋跟着鲁老来到族老家,进行交涉。
青槐村族老是一位体型矮小,臃肿的老人,他坐在门口的青石上,两句话就是一叹气:“李公子,村里的情况你也看到。汉子们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都是些老弱妇孺。秋收时,因为缺少劳力,损耗的粮食至少达到五成。我们这些人,熬过这冬天都成问题,哪还有心思管别的?”
“族老,我这次来,是想和您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
“我打算在村里建一座造纸作坊,需要一些人手。工钱按日结算,绝不会亏待大家。”
“村里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孩子,怕是帮不上什么忙。”
“族老放心,作坊的活儿不重,老人和孩子也能做。而且,我会亲自教他们,很快就能上手。”
“既然如此,那就试试吧。不过,李公子,俺们村子都是粗野之人,若有冒犯之处,还望你多多担待。”
工坊建设开始,县令何州远也带着衙役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帮忙。
妇孺们则给这些衙役打下手。李逋给他们开的不是银钱,而是五天一结的粟米,妇人两升,小孩一升。
衙役们都是壮劳力,除管饱饭外,每日还给三百钱。
起初,衙役们还有些不情愿,以为是被拉来做白工。但头天‘下班’领到工钱后,态度立刻变了,都不用县令催促,每天早早赶到青槐村干活。
这把县令何州远都弄得郁闷了,整个县衙除个新招的师爷,就再也没有使唤的人手。
“李公子,您这可真是……我这县衙都快成空壳子了。”
“何县令,您这是为民造福,朝廷知道,说不定还会嘉奖您呢。”
这时,王猛拿着账单走来,何州远见状告辞。
王猛道:“公子,账面上的银钱仅剩十两。”
李逋这段日子刚写完水浒,正打算仿照兰陵笑笑生笔法,仿照《瓶瓶梅》来构思《商太后秘史》,倒是没特意关注过财务状况。
“详细说说。”
“青槐村有37名妇人18名中老年人,每人每日粟米两升。再加上26个小孩,每人每日一升粟米;还有12名衙役,每人每日一升粟米,还要外加三百铜钱!”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现在粮价飞涨,两月前还是20文一升,现在已到三十文。即使不算其他开销,工坊每天支出也要达到5160文,差不多即5两银子。也就是说,剩下的十两银子,只就够再支撑两天的。”
李逋眉头紧锁,这开支和预算出入很大,不过这点不怪王猛,而是他自己乱发善心。
“现在黑市的风声怎么样?能不能再倒卖一些赤涅?”
“现在各地不断有流民造反,朝廷屡次派兵围剿,导致粮价飞涨。但更重要的是,南蛮国趁大景国内乱,趁机脱离藩属,联合蒲氏家族,割据海港,导致海路不通。大荒中的很多矿石,灵玉,还有公子托我找的炎髓蛊虫都运不进来,尤其是赤涅,现在在黑市上已经炒到一两二金的地步。”
“海路不通,为何不走陆路?”
“公子有所不知,自大遂国灭,景国建立后,萨蕃人割据河西、北狄可汗坐拥草原,女真盘踞辽东。三蛮夷素与景国交恶,断绝河西走廊,封锁边疆,搅乱辽东海路。因此,大荒商品只能通过南方海港才能运来。”
“也就是说,赤涅的供应几乎断了?”
“正是,现在黑市上的赤涅,大多是以前的存货,价格高得离谱。但此时绝对不能出手,因为朝廷一直在调查千金寨丢失的赤涅,风波刚过去,若再进行倒卖,恐怕会再引起祭灵司的注意。”
这里插一句话,自从千金寨覆灭后,朝廷对长林军校尉韩锋‘擅自出兵’倒是不在意,唯独矿坑中库存的赤涅价值昂贵,不容有失。
案子落到祭灵司手中,李逋都打算跑路了。可这时东宫出手干预,暗中保住他,放弃长林军校尉韩锋。
韩锋贬为庶民后,第二天就被司卫发现在家中自缢。
这些消息,李逋都是从祝夜山那里听到的,至于东宫那位为什么要保自己,而放弃旧将韩锋,这让他十分不解,也感到十分庆幸。
喜欢蛊道无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蛊道无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