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彰道:“没错,此风绝不可长!”
贾思范道:“话虽如此,可北方除九公子外,似乎再无人能平息这场叛乱。难道真要招藩王入京不成?一旦太子节制兵权,等平定叛乱后,声威日涨,下一步就是逼太后让权,皇上退位,真到那个时候,我等可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此话一出,书房内顿时陷入沉寂。
郭彰忽然打破沉默:“依老夫看,还是再等等。”
贾谧皱眉:“等?等什么?”
“等双炀城的消息。”郭彰捋须道:“老夫年轻时曾在西京与杨渊共同求学。那时他虽年少,身份更是一胡人,却能使众学子折服,尊他为首,此人不简单。依我看,贾泽想要突破双炀城,恐怕要碰个钉子。“
贾谧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株梧桐,秋风吹过,落叶飘零。
“传我令。”他忽然转身,声音低沉而坚定:“再加派三队斥候,我要在明日早朝前,知道双炀城的真实战况。”
他顿了顿:“给老九回信,就说燕王之事,容我再想想。”
贾思范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一揖:“遵命。”
日暮时分,贾谧书房内的烛火刚刚点亮,外面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报——!”
第一队斥候冲进书房:“主公,双炀城大捷!杨渊、杨勒兄弟亲上城头,率兵击退贾泽攻城,斩敌七千余众!”
贾谧不觉站起,手中的茶盏落地,溅湿衣裳。缓缓弯腰,捡起茶盏放下,强忍着激动,但眼中仍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
他没有立即表态,只是挥手让斥候退下,问贾思范:“你怎么看?”
贾思范:“仅一队斥候之言,恐难尽信。”
话音未落,又一阵脚步声传来。第二队、第三队斥候接连入内,禀报的内容竟与第一队如出一辙。
待到夜半,所有斥候全部返回,带回的消息全都是双炀城大捷。
贾谧紧绷的面容这才舒展开来,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好!好一个羯胡杨渊!”
幕僚们纷纷道贺,书房内一时喜气洋洋。
贾思范却问斥候:“斩获的人头现在何处?”
最后一名斥候回禀:“已押送回京,明日就能到达。”
郭彰笑道:“杨渊这是要献俘阙下,向朝廷表功啊。”
贾谧连道三声‘好’字:“吾弟,你亲自为杨渊写请功奏疏!我出去走走。”
众幕僚门客想要跟随,贾谧摆摆手:“我一个人想静静,您们都回去休息吧。”
夜深人静时,贾谧独自踱步至后花园。秋夜的凉风拂过面庞,带走白日遗留的燥热和疲乏。他望着天边那轮明月,想起《奉天小报》。此报最近开设一个专栏,名为‘人物志’,时人又称月旦评。
上面对他的评价,为:僭拟宸极,广营第宅。
这八个字,明面上是说他不遵礼制、骄横跋扈,喜好大兴土木。可谁又知道,这其中的无奈?
贾谧如今掌控六曹,天下政事,多出自他一人之手。
从钱粮调度到平定叛乱,从赈济灾民再到选拔官员,种种政务,若权威不够如何行事?而树立权威最快的办法,就是两个字:无情。
宁要人怕!不要人敬!
嚣张跋扈,是为让人心生畏惧;广营第宅高楼,是为让人仰视。
那巍峨的府邸,那高耸的楼阁,就是要让每一个站在它脚下的人,还未进门,便顿生渺小卑微之感。如一座无形大山,先镇住对方的精神,如此才能彰显权力的威严。
可这九州万方的重担,终究是太沉了。
凉风掠过,贾谧不禁打起寒颤。若是时光能够倒流,他也许……
不!
他一定会再选择踏上这条孤独的路,因为拥有权力的感觉,实在是让人欲罢不能——哈哈哈哈!
喜欢蛊道无常请大家收藏:(m.zjsw.org)蛊道无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