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三十分,城市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林辰站在市中心公交枢纽的站台上,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人群,不自觉地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他接受读心术训练的第五天。经过前四天从基础到进阶的系统训练,苏婉清认为他已经具备了在复杂环境下施展能力的基础。而今天的训练场地,选在了早高峰的公交车内——这个被苏婉清称为“极端环境训练”的最佳场所。
“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不仅有人流的杂音,还有发动机的轰鸣、报站声、各种电子设备的提示音。”苏婉清一边帮林辰整理着口罩和帽子,一边解释道,“这种环境最接近我们将来可能面临的‘长途跟踪或转移证据’时的真实场景。”
林辰点点头,将口罩上方的金属条轻轻按压,使其更贴合鼻梁的曲线。这个简单的伪装措施是为了避免被可能存在的林墨眼线认出。自从上次出院途中遭遇跟踪后,他们的行动变得更加谨慎。
“记住,”苏婉清压低声音,“早高峰的公交车上,人与人的距离很近,心声会格外‘密集’。你要做的,是把‘专注通道’收得更细,只留下一道缝隙,专门捕捉那些与‘危险’相关的关键词。”
她顿了顿,补充道:“比如‘林辰’、‘药物’、‘跟踪’、‘林墨’这些词,一旦听到就要立即警觉。其他的日常杂念,全部要屏蔽掉。”
林辰闭目凝神,在脑海中预演着即将面临的挑战。他知道,这将是对他读心术控制力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七点整,一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缓缓进站。车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混杂着人体温度、早餐食物和消毒水气味的暖流扑面而来。
“准备好了吗?”苏婉清轻声问道。
林辰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两人随着人流挤上车厢。刚一踏进车门,林辰就感到一阵眩晕。无数道心声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涌入他的脑海。
【今天又要迟到了,这个月的全勤奖肯定泡汤了……】
【孩子的作业本忘带了,等会还得让老公送到学校……】
【这车也太挤了,早知道多走几步去坐地铁……】
这些日常的忧虑和抱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密集的心声网络。与此同时,公交车发动机的低沉轰鸣、报站系统的电子绿声、乘客的咳嗽声、手机外放的短视频声……各种声音也混杂进来,如同一把把小锤子,持续敲打着林辰的太阳穴。
他的额头很快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别慌,”苏婉清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不适,在他耳边低语,“先深呼吸,把那些‘无关心声’归类为‘背景噪音’,想象它们是远处的风声,慢慢将它们推远。”
林辰依言闭上眼睛,调整呼吸节奏。他尝试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筛选系统:将“日常抱怨”、“家庭琐事”这类无害的心声标记为低优先级,然后想象着将它们一点点推向意识的边缘。
这个过程比他预想的要困难得多。那些心神仿佛有自己的意志,顽固地占据着他的意识空间。每推开一道杂音,就有新的杂音填补进来。
“不要试图一次性屏蔽所有杂音,”苏婉清的声音如同指南针,在混乱中为他指明方向,“先建立一个‘安全区’,保护住自己的核心意识,然后再逐步扩大这个区域。”
林辰重新调整策略。他不再试图直接对抗那些杂音,而是先在意识深处构建了一个宁静的核心区域,将自己对能力的控制力锚定在那里。然后,从这个核心区域出发,他开始缓慢地向外扩展自己的控制范围。
就像在汹涌的海面上建造一个浮岛,他先稳固了基础,然后一点点添砖加瓦。
渐渐地,那些嘈杂的心声开始变得模糊,仿佛真的变成了远方的风声。虽然仍然存在,但不再直接冲击他的意识核心。他的呼吸逐渐平稳,额头的汗珠也不再增加。
“很好,”苏婉清赞许地点头,“现在,尝试寻找那些‘危险信号’。”
林辰小心翼翼地放开了一道细小的“感知缝隙”,如同在密不透风的墙上开了一扇小窗。他不再接收所有心声,而是只专注于寻找那些可能暗示危险的词语和情绪。
这个技巧要求极高的精准度——缝隙开得太大,会被杂音淹没;开得太小,又可能错过重要信息。他必须像调节精密仪器那样,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这个“感知通道”的大小。
几分钟后,几道特殊的心声开始从背景杂音中浮现出来。
来自车头方向,一个穿着西装、提着公文包的上班族:【刚才在公交站看到一个穿黑夹克的男人,鬼鬼祟祟的,好像在跟踪一个戴口罩的年轻人,不知道是不是我看错了……】
来自车尾,一位拎着菜篮的大妈:【我家隔壁那小伙子,前几天被一个陌生护士注射了什么药,之后就一直忘事,连自己住哪都差点记不清,不知道是不是遇到了坏人……】
来自车厢中部,一个背着书包的中学生:【今天安全课上老师说,遇到陌生护士要给你打针,一定要先问清楚身份,最近有好几起坏人假装护士害人的事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