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黏稠地淌过青山小学美术教室的玻璃窗。林辰推开教室门时,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转过来,像栖在枝头的小雀突然竖起羽毛。苏婉清穿着米白色棉麻连衣裙,裙摆沾着几抹水彩颜料,正蹲在妞妞面前调整画纸角度——这个扎羊角辫的女孩发间别着枚向日葵发卡,是婚礼上伴娘周莉特意给孩子们准备的伴手礼。
“林哥哥!苏姐姐!”妞妞扑过来抱住苏婉清的腰,她身后跟着的孩子们手里攥着各式各样的绘画工具:断了铅的铅笔、用透明胶带缠了又缠的蜡笔、甚至还有把掉了毛的旧毛笔。林辰的读心术像微风拂过麦田,掠过一片细碎的心声:【今天能画新娘子吗?】【苏姐姐的裙子和向日葵一样颜色】【小宇说要画爸爸盖的大楼】
会呼吸的教室
美术教室的绿色墙面泛着柔和的光泽。老吴从工具箱里掏出卷环保检测报告,粗糙的手指划过“甲醛含量0.03mg/m3”的字样:“特意选的竹纤维乳胶漆,比国标低一半呢。”他身后的课桌椅腿都包着防撞条,桌角的圆弧半径精确到3厘米——这是他根据孩子们的平均身高,熬了三个通宵调整的尺寸图纸。
教室后排摆着六盆向日葵,花盆是用旧轮胎改造的。“清明前后下的种,”老吴挠挠头,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本来以为赶不上你们来,没想到这几棵争气。”林辰注意到每盆花都挂着小木牌,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名字:“希望”“团圆”“星星”……最后一盆的牌子画着穿婚纱的小人,旁边用拼音标注着“SuJieJie”。
苏婉清走到教室中央的橡木画架前,那里摆着幅未完成的油画:蓝天白云下,青山小学的红砖校舍旁立着新美术教室,窗台上的向日葵正朝着太阳。“这是李老师画的初稿,”她拿起画笔蘸了点柠檬黄,“今天我们要一起把它完成。”
色彩的交响诗
“小画家们分成三组好不好?”苏婉清拍拍手,声音像风铃般清脆。低年级的孩子跟着她围坐在拼接地垫上,手里捏着海绵块和蔬菜印章;高年级的男生则簇拥着林辰走向素描台,那里摆着石膏几何体和写生用的向日葵;教室角落,李老师调试着吉他弦,准备教孩子们把《小星星》的旋律画成音符。
妞妞把胡萝卜切成星星形状,蘸着紫色颜料在纸上印出一片星空。“这是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她仰起脸,鼻尖沾着的颜料蹭到苏婉清的围裙上,“他们在广东打工,我要告诉他们这里有会画画的星星。”苏婉清的心猛地一揪,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也是这样用土豆印章给她做生日贺卡。
林辰正在指导小宇画素描。这个总是低着头的男孩突然把画纸翻过来,背面用铅笔涂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这是爸爸盖的楼,”他的声音细若蚊蚋,“工地上的塔吊有这么高。”林辰的读心术意外触到一段清晰的意识流——不是小宇的,而是来自他父亲的打工日记:【3月15日,混凝土振捣棒震得手发麻,想起小宇说要画爸爸盖的大楼,今天多绑了两个钢筋接头】【4月2日,婉拒了工友的啤酒钱,给娃买了套水彩笔,藏在行李箱最底层】
“这里应该画成渐变的灰色。”林辰握住小宇的手,带着他在画纸上拉出长长的排线。男孩的手指微微颤抖,却没有抽回。窗外的阳光穿过向日葵的花瓣,在画纸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谁撒了一把碎金子。
绿豆汤里的夏天
午休铃声响起时,老吴的妻子提着保温桶出现在教室门口。桶盖掀开的瞬间,绿豆汤的清香混着薄荷的凉意漫开来。“加了冰糖和陈皮,败火。”她给每个孩子递碗时,林辰捕捉到她的心声:【要是我家石头还在,也该这么大了】。苏婉清悄悄碰了碰林辰的胳膊,两人交换了个眼神——他们都想起老吴夫妇那个在泥石流中夭折的儿子,这也是老吴坚持要把美术教室地基加固到能抗八级地震的原因。
“林总,苏小姐,”老吴蹲在教室后排,手里摩挲着块边角料木板,“我琢磨着把废弃的教室改成绘本馆,孩子们没地方看书。”他的安全帽上还沾着早上刷墙的乳胶漆,“材料我都看好了,二手书架加防水地板,花不了几个钱。”林辰想起婚礼上收到的礼金,原本打算去马尔代夫的预算,现在看来有了更好的去处。
午休间隙,林辰拉着苏婉清走到教室外的梧桐树下。光靠我们蜜月做义工不够,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屏幕上是张诚发来的乡村美育基金申请表,我让张诚帮忙申请了专项基金,后续可以邀请美院学生来定期支教。苏婉清指尖绕着垂落的发丝,阳光透过叶隙在她脸上织出跳动的光斑:我想每个季度来一次,春天教他们画油菜花田,秋天带他们写生稻田,冬天就在绘本馆办画展。
林辰握住妻子的手,手机在掌心震动了一下——张诚刚发来消息:【基金申请通过初审,下周三来实地考察】。那我们得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他点开备忘录,下个月先教基础线条,暑假前完成第一期作品征集,秋天就能在镇上文化站办画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