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工作由专业团队接手。每一幅画都被精心修复、装框,背面贴上标签:“作者:妞妞,年龄:9岁,创作时间:2025年5月10日,灵感来源:我的美术教室”。
林辰亲自审阅每一份设计稿,确保展览既专业又不失童真。
与此同时,苏婉清在社交媒体发起话题 #向日葵画展#,发布孩子们的创作故事和幕后花絮。视频中,妞妞站在教室里,轻声说:“我画的是阳光,因为李老师说,只要心里有光,就永远不会黑。”
视频迅速传播,感动无数网友。
“孩子的画里有灵魂。”
“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我想去看看,顺便捐一套画具。”
一周后,云澜美术馆的展厅焕然一新。
入口处,一面巨大的向日葵墙迎面而来,由孩子们的手印拼成。展厅中央,悬挂着一盏由32个小灯泡组成的“梦想之灯”,每个灯泡代表一幅画作。
每一幅画都配有二维码,扫码可听孩子亲口讲述创作故事。
林辰和苏婉清提前一天来到现场,检查每一个细节。当他们看到妞妞的《我的美术教室》被挂在主展区最显眼的位置时,苏婉清的眼眶红了:“这不仅仅是一幅画,这是她对世界的告白。”
林辰点头:“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听见她的声音。”
画展开幕当天,阳光明媚。
青山小学的孩子们穿着整齐的校服,在李明的带领下,乘坐大巴来到市区。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美术馆,眼睛里满是好奇与紧张。
“李老师,这里好大啊……”
“我们的画真的能挂在这里吗?”
“我会不会说错话?”
李明笑着安抚他们:“你们是今天的主角,只要真诚地分享,就是最好的讲解员。”
林辰和苏婉清在门口迎接。孩子们一见到他们,立刻欢呼着跑过来。
“林哥哥!”妞妞第一个冲上前,紧紧抱住林辰的手,“我的画真的在这里!”
林辰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当然,因为你画得最好。”
展厅内,观众络绎不绝。有艺术爱好者,有家长带着孩子,有媒体记者,甚至还有几位知名画家专程前来。
孩子们站在自己的画前,认真地为参观者讲解。
“这幅画叫《会飞的牛》,因为我梦见它带着我去月亮上吃冰淇淋!”
“这是我家的小狗,它总在我写作业时趴在我脚边。”
“我想画一片森林,因为城市里没有树,但我梦见它们会唱歌。”
每一位讲解结束,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
妞妞的《我的美术教室》前围满了人。她站在画前,声音清脆:“这间教室很小,但很暖。阳光照进来的时候,地板会变成金色。李老师说,我们就像向日葵,要永远朝着光生长。”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画家听完,眼含热泪,蹲下身对她说:“小朋友,你的画里有真正的艺术——那是爱,是希望,是未被污染的纯真。”
画展持续了整整一周,参观人数突破八千人次。多家媒体报道,称其为“年度最治愈的展览”。
更令人欣喜的是,画展结束后,三家教育基金会和两家企业主动联系“辰清公益”,表示愿意长期资助青山小学的美术项目,提供画具、师资培训和艺术交流机会。
闭展那天,李明站在空荡的展厅里,望着墙上残留的画框印记,久久不能平静。
他给林辰发了一条消息:“谢谢你们,孩子们的梦想终于能继续了。他们终于相信,自己的画,真的可以被世界看见。”
林辰回复:“不是我们帮了他们,是他们用画笔,照亮了我们。”
当晚,林氏集团为志愿者们举办了一场小型庆功会。
林辰站在台上,手中拿着一幅小小的复制品——正是妞妞的《我的美术教室》。
“各位,”他声音沉稳,“今天我想说的,不是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孩子们教会了我们什么。”
他举起那幅画:“他们教会我们,梦想不需要华丽的舞台,只需要一颗愿意被看见的心。他们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了最复杂的情感——对家的眷恋,对老师的敬爱,对未来的向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而我们所做的,只是轻轻推了一下那扇门,让光照了进来。”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苏婉清走到他身边,轻声说:“你知道吗?今天有个观众问我,为什么叫‘向日葵画展’?我说,因为向日葵从不低头,哪怕风雨再大,它也永远追着太阳。就像这些孩子,哪怕出身平凡,也从未停止仰望星空。”
林辰握住她的手:“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施舍,而是守护。守护他们的梦想,就像守护一粒种子,只要种下,总会开出温暖的花。”
几天后,林辰和苏婉清再次来到青山小学。
孩子们正在操场上画画,笑声如铃。妞妞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幅新画:“林哥哥,苏姐姐,这是我画的‘云澜美术馆’!我把你们也画进去了!”
画上,美术馆的大门敞开,林辰和苏婉清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一群孩子。天空中,一轮巨大的向日葵形太阳高悬,光芒洒满大地。
林辰看着那幅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
他知道,有些善意,看似微小,却像种子一样,一旦种下,就会在人心深处生根发芽,长成一片金色的花海。
而他和苏婉清,以及所有曾伸出援手的人,不过是那阵风,轻轻吹动了花海的波浪。
风过处,花开遍野,阳光正好。
喜欢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