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三年内,建成十座乡村儿童图书馆,每座馆藏书不少于3000册,配备专职管理员,定期更新书籍,开展阅读活动。”林辰站在前方,语气坚定,“这不是一次性的捐赠,而是一个可持续的教育生态。”
李明坐在他身旁,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些年他走访的村落、学校的现状、孩子们的阅读需求。
“第一座馆,我建议建在云岭乡。”他指着地图,“那里有三所小学,共400多名学生,但全镇只有一间破旧的图书室,书都发黄了。而且,那里的孩子特别渴望知识,他们把每一本书都当宝贝。”
“第二座,可以考虑大石沟村。”他又翻一页,“那里交通不便,孩子上学要走两小时山路。如果能在村口建一座图书馆,不仅能方便学生,还能成为村民的文化中心。”
林辰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让团队记录细节。
“书籍采购方面,”李明继续说,“不能只捐城市淘汰的旧书。要根据乡村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精选适合的读物——绘本、科普、童话、乡土文化……还要有教师用书,帮助老师提升教学。”
“我们还可以邀请城市的孩子,通过‘图书漂流’活动,把看完的书寄给乡村同学,并附上一封信。”苏婉清补充道,“让阅读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
“好主意。”林辰记下,“再设立‘阅读之星’奖励计划,鼓励孩子多读书、写读后感。”
讨论持续了整整一天。从选址标准到建筑设计,从书籍分类到运营模式,每一个细节都被反复推敲。
李明的专业与热忱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不是在做项目,而是在圆梦。
傍晚,会议结束。苏婉清走进休息区,看见林辰和李明坐在沙发上,仍在低声讨论。
“你们俩还是跟大学时一样,”她笑着摇头,“一说起公益就停不下来,饭都忘了吃。”
林辰抬头,眼中闪着光:“因为这件事,值得我们把时间都花进去。”
李明也笑了:“记得咱们大三那年,为了给山区孩子募捐,连续三天站在校门口,嗓子都喊哑了。最后筹到了两万块,买了一车书送去,那感觉,比拿奖学金还骄傲。”
“是啊,”林辰感慨,“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热血。现在我们有了资源,更不能辜负那份初心。”
苏婉清看着他们,心中温暖。她知道,有些友谊,不会因岁月而淡去,反而会因共同的理想而愈发深厚。
几天后,林辰和李明亲自前往云岭乡,进行实地考察。
他们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远处是连绵的青山,近处是金黄的稻田。孩子们背着书包,三五成群地走着,见到他们,纷纷停下打招呼。
“李老师!”
“林叔叔好!”
李明一一回应,脸上满是慈爱。
他们来到拟建图书馆的地块——原是一间废弃的村小教室,墙体斑驳,屋顶漏雨,但空间宽敞,阳光充足。
“就这儿。”李明站在院子里,环顾四周,“南面是操场,北面是农田,东边有棵老槐树,夏天能遮阴。孩子们放学就能来,周末也能组织活动。”
林辰拿出测量工具,开始记录数据。他蹲下身,触摸着地面的裂缝,又抬头看屋顶的结构。
“基础还能用,”他判断,“但要加固,重新做防水。采光可以优化,南墙加装落地窗。室内设计要温馨,要有阅读区、活动区、教师角。还要预留空间,未来可以加多媒体设备。”
李明连连点头:“对,要让孩子一进来,就爱上这个地方。”
他们在村里住了三天,走访每一户家庭,听取村民意见。有位老奶奶拉着李明的手说:“李老师,要是早有图书馆,我孙子就不会整天玩手机了。”
一位父亲说:“我小时候没书读,现在我不想让孩子走我的老路。”
这些话,一字一句,都被林辰记在心里。
回到城市后,设计团队迅速投入工作。林辰亲自参与每一稿修改,确保图书馆既实用又充满童趣。
“墙面要用暖色调,”他说,“书架高度要适合孩子,地板要防滑,角落要加软包,防止磕碰。”
“还要设计一面‘梦想墙’,”李明建议,“让孩子们贴上自己的愿望——‘我想当科学家’‘我要考上大学’‘我想画一本自己的书’。”
“好。”林辰点头,“让图书馆,不只是藏书的地方,更是种下梦想的地方。”
一个月后,第一座“向日葵儿童图书馆”的设计图正式定稿。
开工那天,林辰、李明、苏婉清一同前往云岭乡。
挖掘机轰鸣,工人们开始拆除旧墙。村民们自发前来帮忙,搬砖、运沙、递工具。孩子们围在工地外,踮着脚张望,眼中满是期待。
“林叔叔,图书馆什么时候能好啊?”妞妞仰头问。
“明年春天,”林辰蹲下身,指着工地,“等樱花开了,你就能在里面读书了。”
“那我要第一个来!”妞妞握紧小拳头。
李明站在一旁,望着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终于……终于要建起来了……这些孩子,终于有自己的图书馆了……】
林辰的读心术听见了这句心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
他知道,这座图书馆,不只是钢筋水泥的建筑,更是无数人用爱与坚持浇筑的希望。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工地上,为新砌的墙基镀上一层金边。
林辰、李明和苏婉清并肩站在院中,望着这片正在苏醒的土地。
“明子,”林辰轻声说,“还记得咱们大学时写的那句话吗?”
李明笑了:“改变世界太难,但我们可以先改变一个孩子的世界。”
“是啊,”林辰望着远方,“而现在,我们正在改变一群孩子的世界。”
苏婉清挽住他们的手臂:“所以,有些友谊,从来都是‘一起走在热爱的路上,越走越远’。”
风过处,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漫长的奔赴,轻轻鼓掌。
喜欢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心之回响:失忆者的读心奇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