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一师师部。
院子里,几辆蒙着厚重帆布的卡车,像是几头沉默的钢铁巨兽,静静趴窝。
李云龙背着手,绕着其中一辆卡车走了一圈又一圈,那眉头就没松开过。
“林先生,这又是啥宝贝疙瘩?”
他伸手掀开帆布一角。
一排排黑洞洞的,比碗口还粗的钢管,被整齐地捆绑在一起,森然斜指天空。
“这……一窝铁管子?”
李云龙伸出指节,在那冰冷的管壁上“邦邦”敲了两下,声音沉闷。
“这玩意儿,咋看都像是把一堆破烟囱绑车上了。”
跟在林浩身后的技术员,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扶了扶镜框,语气平静地纠正。
“师长,它的代号是‘铁犁’,全称是车载式大口径远程火箭炮。”
“一次齐射,理论上能把一个山头给犁平了。”
李云龙的眼睛微微一亮,随即又撇了撇嘴:“吹吧,就你这几根铁管子,还能比咱的九二式步兵炮厉害?”
“它的有效射程,超过五十公里。”
技术员补充了一句。
整个院子,刹那间落针可闻。
李云龙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旁边的张大彪喉结滚动,半天没合上嘴。
五十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从咱这黑云寨,一炮能直接干到太原城的城墙根底下?
“老赵!”
李云龙猛地回头,扯着嗓子大喊,声音因为巨大的冲击而变了调。
“你听见没!这玩意儿能打五十公里!”
赵刚从指挥所里走出来,他的神情没有李云龙那般夸张,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风暴正在汇聚。
他走到卡车前,指尖划过冰冷的发射管。
五十公里。
这三个字,在他脑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意味着,战争的规则,再一次被改写。
他喃喃自语:“有了它,石原莞尔的囚笼,就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
指挥所内,气氛压抑。
段鹏和魏和尚站在地图前,神情专注。
“你们的任务,不是冲进去杀人。”
赵刚的声音清晰而冰冷,他指着地图上被红圈标记出的“太原兵工厂三分厂”。
“‘龙牙’这一次,是我们的眼睛,是引路的灯塔。”
他转向身后的技术员。
“把‘游隼’和‘铁犁’的协同方案,再给他们讲一遍。”
技术员点头,打开了连接着无人机控制器的小屏幕。
“‘龙牙’小队需要渗透到目标五公里范围内的预设观察点,放飞‘游隼’无人机。”
屏幕上,出现了三分厂周边的三维地形图。
“‘游隼’会将目标区域的实时影像传回指挥部,并用激光照射器,为‘铁犁’提供精确到米的坐标。”
“你们的任务,就是确保‘游隼’能顺利起飞,并稳定地锁定目标。”
魏和尚听得云里雾里,挠了挠光头:“政委,俺没听懂。”
“意思就是,俺们跑几十里地,就是去放个鸟?然后啥也不干,就干瞅着?”
“和尚!”段鹏低喝一声。
他听懂了。
这是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神仙般的作战方式。
人在几十里外,杀人于千里之外。
“对。”赵刚看着魏和尚,点了点头,“你们的任务,就是看着。”
“看着我们,怎么把那个兵工厂,从地图上彻底抹掉。”
魏和尚似懂非懂,但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政委说啥,就是啥。
……
两天后的深夜。
太原西郊,一处不起眼的山梁上。
段鹏和魏和尚带着两名“龙牙”队员,如同几道融进夜色的影子,潜伏在灌木丛中。
山谷下方,灯火通明。
那就是日军的三分厂。
巨大的厂房里传来机器的轰鸣,高耸的烟囱向夜空吐着黑烟。
一队队巡逻的日军士兵,牵着狼狗,在厂区内外交叉巡弋,防守森严。
“队长,这防得跟铁桶一样。”一名队员压低声音。
“再严的铁桶,也防不住天上的眼睛。”
段鹏冷静地打开一个黑色箱子,熟练地组装着“游隼”无人机。
一阵几乎微不可闻的嗡鸣声后,“游隼”腾空而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漆黑的夜空。
……
独立一师,后山发射阵地。
几十公里外,李云龙和赵刚并排站在指挥车旁,死死盯着车内那个幽幽发亮的屏幕。
屏幕上,三分厂的景象,清晰得如同掌上观纹。
“狗日的,还真热闹。”
李云龙看着屏幕里蚂蚁一样来回走动的鬼子,牙根发痒。
“报告政委,‘游隼’已抵达目标上空,请求锁定!”
耳机里,传来段鹏的声音。
“锁定一号厂房,优先摧毁它的动力车间!”赵刚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
屏幕上,一个绿色的十字准星缓缓移动,最终套在了最大的一座厂房上。
“坐标已确认!”
“激光照射已开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亮剑:我的时空门,被国家征用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亮剑:我的时空门,被国家征用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