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批下来后,宋家人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但村里却刮起了一阵阴阳怪气的风。
听说了吗?老宋家要盖大房子了!村头老槐树下,张二狗叼着烟,斜着眼睛说。
赵老婆子撇撇嘴:啧啧,真是暴发户心态!才赚几个钱就烧包得不知道姓啥了!
就是!王老五附和道,还要开杂货铺?能卖得过供销社?等着赔本吧!
这些风言风语传到宋家人耳朵里,赵金凤第一个坐不住了:他爹,要不咱们先盖简单点?万一真赔了...
林薇和楚瑶异口同声地打断她。
楚瑶抢先说:别人越不看好,咱们越要干出个样子来!
林薇笑着补充:而且我们要装修得漂漂亮亮的,让那些说风凉话的人看看,什么叫做现代化经营!
作为穿越者,她们太知道店面形象的重要性了。于是,在大家都还满足于白墙水泥地的年代,姑嫂俩开始实施她们的装修大计。
首先就是采光问题。当时的店铺普遍昏暗,她们却坚持要。
师傅,窗户能不能再开大点?林薇比划着,最好能做到这儿,一整排!
老师傅瞪大眼睛:闺女,这么大的窗户,冬天不冷啊?
楚瑶笑眯眯地说:师傅,我们安玻璃,双层的那种!保证又亮堂又暖和!
老师傅嘟囔着真是钱多烧的,但还是照做了。结果安装那天,来看热闹的村民都傻眼了--整整一面墙的大玻璃窗,阳光照进来,整个屋子亮得晃眼!
好家伙!这得费多少玻璃啊!宋家真是发大财了!
内部装修更是让村里人开了眼界。当时普遍用灰扑扑的水泥地,她们却坚持要铺红砖地。
二嫂,红砖是不是太扎眼了?宋卫东有些犹豫。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林薇信心满满,红砖地扫干净了又亮堂又喜庆,顾客看着就舒服!
墙面也不是普通的白灰墙,而是林薇特意调的米黄色。纯白色太刺眼,米黄色温暖,让顾客愿意多待会儿。她解释说。
最让村里人笑话的是,她们非要做一个展示橱窗。
啥叫橱窗?宋老实一头雾水。
楚瑶连说带比划:就是在临街的窗户里摆上最好看的商品,让路过的人一看就想进来!
于是,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宋家杂货铺有了全村第一个橱窗。楚瑶发挥现代审美,用红布做背景,摆上印着牡丹花的暖水瓶、红双喜的搪瓷盆,还有各色鲜艳的头花发卡,布置得跟画似的。
开业前一天,赵老婆子路过,瞥了一眼橱窗,嘟囔道: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但眼睛却忍不住多看了好几眼。
进货更是重头戏。林薇和楚瑶第二次去省城批发市场,这次可是带着详细清单去的。
老板,这个搪瓷缸怎么批?林薇指着一摞印着劳动最光荣的缸子问。
胖老板眼皮都没抬:一打三块六,最少拿十打。
楚瑶立刻接话:老板,我们长期要货,量大了能便宜点不?以后我们杂货铺开起来,一个月少说也要卖几十打呢!
老板这才正眼打量她们:开在哪?量多大?
县城边上最大的村子!林薇故意夸大说,周围几个村都得上我们那买东西!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三块一打成交。楚瑶还趁机要求:老板,搭几个样品呗?我们先试试哪种花色好卖。
胖老板哭笑不得:你这姑娘真会算计!成,搭你两个!
买糖果时更逗。林薇尝了一块上海大白兔奶糖,皱眉说:老板,这糖有点硬啊,是不是放久了?
精瘦的糖果老板立刻叫屈:哎呦我的姑奶奶!这可是上海来的最新货!
那便宜点呗?楚瑶眨眨眼,我们要得多,以后还常来呢!
最后原本五毛一斤的水果硬糖,被她们砍到四毛二,还顺带让老板送了一斤试吃的散装糖。
最精彩的是进布匹时。楚瑶看中了一种的确良花布,但价格太贵。
老板,这布怎么批?
布摊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一尺三毛五,一整匹起批。
林薇摸着布料:老板,这花色今年不太流行了吧?听说省城现在都兴小碎花了。
楚瑶配合道:就是,这么老气的花色,我们拿回去也不好卖啊!
老板推推眼镜:那你们说多少?
两毛八一尺!我们拿两匹!林薇斩钉截铁。
老板差点跳起来:开玩笑!进价都不够!
最后经过半个小时的拉锯战,以三毛一尺成交。临走时老板擦着汗说:你们两个姑娘太能砍价了!以后我见你们都得躲着走!
姑嫂俩相视一笑,击掌庆祝。
新房盖好后,分配问题又让大家讨论了一番。最后决定:原本的两间老房,一间做厨房和餐厅,一间给宋老实老两口住,清净。新盖的二楼,四兄弟一人一间。
分房时还出了个小插曲。宋卫民想要东边最大的那间,支支吾吾地说:那边阳光好...看书不伤眼睛...
大家都心知肚明他是想留给周晓芸,故意逗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鎏金岁月:妯娌大战请大家收藏:(m.zjsw.org)鎏金岁月:妯娌大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