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姜绵早早醒来。
彼时,天光大亮。
姜绵简单洗漱好自己,又让娘亲给自己绑头发。
吃过早饭,四人出发了。
姜川柏柳氏还有姜老太太和姜绵,一共四人。
老太太还带了不穿的旧衣,撕成一块一块的,拿去当抹布。
还带了个扫地的,怕新租的地方工具不全。
姜川柏驾着马车,晃晃悠悠出发了。
新租的铺子,离私塾很近,不过两条街,是一拐角处。
原先是一间豆腐坊。
租下当天,姜川柏已经拿到钥匙了。
马车停在路边,姜川柏下车,打开锁头,先让老太太一行人进去,自己则是赶车去后院。
“祖母,这里就是新租的铺子!”
姜绵兴奋地冲着老太太介绍此处。
姜老太太瞧着瞧着,眼眶红了。
“好好好,两间房,用来卖酸梅汤正好!顺带还能卖些自家做得小零嘴。”
铺子是两间,外面看着不大,内里空间极大,卖个酸梅汤零嘴什么的,绰绰有余。
屋内打扫的很干净,即便是好几日不来,依稀不见什么灰尘。
可见房主腾空时,将房子打扫的干干净净。
屋内陈设,只有一张八仙桌,外加四条长椅,其余的便没了。
后面还带小院子,不大,有两间房。
穿过一条小走廊,来到内院。
小院子打扫的干净,只有一两片枯叶,不知从何处飘来。
三人里里外外看了一遍,越看越满意。
铺子很干净,但仍需再打扫一遍。
这活姜老太太和柳氏两人包了。
姜川柏带着姜绵去看看需要添置一些什么东西。
厨房跟前院相连,做酸梅汤方便,唯一不方便的是水源。
小院子角落里,是有一口小井的,打上来的水略有些浑浊,洗洗衣服,浇浇菜地还行,若是用来制作酸梅汤是不行的。
水只能从四方村带来。
木桶得定制现做。
姜绵看了一圈,心里盘算好需要买的东西。
她说,让大伯来记。
半人高木桶、超大水缸、一大一小两个盆,再加上一些家具。
什么柜子柜台的,还有九宫格式的木盘。
零零散散,十几样。
最终,家里还需要再买一辆板车,用马拉车。
这只是一些基础东西,没说的还有许多。
剩下的,姜绵不打算在镇上买。
四方村靠山,山上有一片竹林,连接着一片荒地。
荒地是无主的,长满了竹子。
她打算用竹子当杯子,还可以回收利用。
一整天,四人呆在铺子里,敲敲打打。
中午时,去隔壁的隔壁包子铺买了几个包子。
隔壁瞧见铺子被人租下,好奇过来跟姜川柏聊天,聊没几句话,对方的身家都被姜绵扒问清楚。
姜绵挥动小手帕,热情目送对方离开。
吃过饭又去忙了。
一天下来,木桶定好,家具定了一些,还买了现成的柜子之类。
木盆和水缸都买了,姜绵还演示了一下硝石制冰法。
有了冰块,他们卖起来更方便。
至于制冰的法子,倒不是什么秘密,百多年前就有这法子,只不过后来方子丢失。
除了朝廷和几大世家外,鲜少有人知道。
若是他们有人瞧见,必然能看出,小姑娘制冰的法子,比他们的更加便捷和清透。
忙了一天,姜老太太带着几人回了家。
活不是一天干完的,自然是要留点给两家。
许是干了一天,柳氏到了夜里依旧精神奕奕。
“娘,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叶氏端着菜,瞧见老太太和闺女回来。
忙不迭将手里端着的菜,塞给离得近的姜泠舟,快速朝老太太走去。
老太太摆摆手,累了一天,委实不想开口说话。
倒是姜绵,给老太太打了水洗手,自己巴巴跑到娘亲跟前,水汪汪的大眼望向叶氏,眼底带着兴奋。
“娘亲,是不是王家又有后续了!”
“真聪明!”叶氏俯下身子,刮了刮小姑娘鼻头,带着小姑娘去了水盆旁,一边给小姑娘洗手,一边说白日听到的事。
“你们走后不久,有婶子来说昨日那事,听说赵家和宋家一并被抓了去。”
不止这两家,还有好几家在村里素有老实人之称的人。
连带着王家分出去的大房。
拢共几十人,浩浩荡荡一群,看着令人发颤。
这么多人,只有王家大房回来了。
回来时,夫妻俩红肿着眼,相互搀扶,王来娣跟在一旁护着两人。
除了三人外,无一人回来。
村里人不由得猜测,这些人是不是跟王家后院埋的白骨有关,还是跟着王家一起犯事了?
各种猜测满天飞,跟这几户人家相近的邻里,怕得不行,夜里不敢一人出门。
叶氏说到这里,唏嘘不已。
幸好自家在山脚下,周围甚少邻居。
哦!对面有一户!
姜绵对这些人被抓,无动于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荒年团宠娇娇女,带全家吃香喝辣请大家收藏:(m.zjsw.org)荒年团宠娇娇女,带全家吃香喝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