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波炉事件”和听到“卡萨”这个陌生词汇后,苏雪的心就像被猫爪子挠过一样,好奇得不行。她总觉得林羽那套“自我优化”的说辞背后,藏着更惊人、更……非人的真相。
周一早上,她决定发起试探。
她看着林羽面无表情地吃着那种能噎死人的高密度营养棒(他自己用蛋白粉和燕麦压缩制成的),状似无意地开口:“哎,林羽,你昨天说的那个‘卡萨’…听起来像是个外国牌子?他们的微波炉很好用吗?”
林羽咀嚼的动作停顿了零点一秒,眼神没有任何波动,语气平淡得像在念说明书:“并非品牌。一个已被淘汰的技术参考体系。其能量利用方式华而不实,效率低下,不值一提。”
“淘汰了?怎么淘汰的?”苏雪假装好奇地追问,“被更厉害的技术打败了?”
林羽抬起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似乎能穿透她故作轻松的表情,直抵她熊熊燃烧的八卦之魂。
“可以这么理解。”他避重就轻地回答,然后迅速转移了话题,目光落在苏雪手边那杯鲜榨橙汁上,“你摄入的维生素C正在快速氧化,生物利用率正在以每秒0.5%的速度下降。建议在30秒内饮用完毕,否则效率损失将超过15%。”
苏雪:“……..” 又来了。
她一口气灌下橙汁,不甘心地再次尝试:“那…打败卡萨的那个更厉害的技术…是啥?生物酶?就是你老念叨的那个?”
林羽似乎对苏雪能记住这个词感到一丝意外(或者说,他的数据库记录下了这个信息点)。他放下营养棒,用他那特有的、讨论学术问题的口吻说道:“生物酶催化只是基础。更高效的是直接进行基因层面的优化,让生物体自身合成所需的一切。这具载体….…”他嫌弃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林羽的身体),“…..…结构原始,功能冗余且低效,需要大量外部摄入和复杂代谢,简直是一座设计拙劣的生化反应炉。”
苏雪听得云里雾里,但抓住了关键词:“基因优化?那....…那你能优化优化你自己吗?比如…让我一下子学会八国外语不掉头发?”她半开玩笑地问。
“理论上可以。”林羽的回答让她差点被口水呛到,“通过病毒载体导入特定基因片段或调控因子,可以定向增强神经网络连接速度和信息存储容量。但当前环境缺乏无菌操作条件和精准递送工具,风险系数过高,暂不建议执行。”
苏雪瞬间脑补出林羽拿着针管给自己注射绿色液体的恐怖场景,赶紧摆手:“别别别!我开玩笑的!你还是优化点安全的吧…比如…”她眼睛四下乱瞟,最后落在了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上,“….....比如优化优化它?我看它快不行了。”
那盆绿萝是苏雪之前买的,但疏于照料,此刻叶片枯黄,奄奄一息。
林羽的目光转向那盆绿萝,扫描了一下。
“诊断:水分摄入不稳定,光照不足,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氮磷钾比例失调。低级植物,优化价值有限。”他嘴上这么说着,却还是站起身走了过去。
苏雪好奇地跟过去,想看看他到底要怎么做。她以为林羽会去弄点肥料什么的。
结果,林羽只是伸出手指,轻轻点在一片枯黄的叶子上。
然后,他就那么站着,一动不动,仿佛老僧入定。
“呃…你在干嘛?”苏雪等了半分钟,忍不住问道。
“正在进行初步细胞状态扫描和信息素干预尝试。”林羽回答,眼睛依旧盯着绿萝,“尝试刺激其自身修复机制并引导根系吸收空气中游离的氮元素…效果微弱。此载体缺乏生物信号放大腺体。”
苏雪:“….…” 得,又听不懂了。但她好像看见那叶子…稍微绿了那么一丢丢?也许是心理作用?
就在苏雪觉得这优化大概没啥用时,林羽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他转身回到自己房间,拿出来一个很小的喷雾瓶,里面是他昨晚不知用啥调配出的、一种看起来就很可疑的、微微泛着绿光的液体。
“这是我利用厨余垃圾(香蕉皮、蛋壳)和空气中收集的微生物,初步培育的有机催化液。富含易吸收的有机养分和生长促进因子。”他对着绿萝的土壤和叶片,轻轻喷了几下。
那液体带着一股淡淡的、说不清是清香还是土腥味的奇怪味道。
“好了。预计12小时内可见明显改善。”林羽放下喷雾瓶,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苏雪将信将疑。
然而,到了晚上下班回家,苏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盆早上的绿萝,此刻简直像是被施了魔法!枯黄的叶片全部转绿,甚至变得油光发亮,新抽出的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了不少,整个植株变得精神抖擞,充满了勃勃生机!
“我的天…”苏雪围着绿萝转了好几圈,震惊得无以复加,“林羽!林羽!你快来看!它…它活了!还长得这么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躯壳之缚:星海虫祖请大家收藏:(m.zjsw.org)躯壳之缚:星海虫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