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眺者”号内部,柔和的光晕流转,但气氛却因新的发现和固有的限制而显得愈发凝重。
共鸣者维拉的光影在腔室中心微微波动,传达着指令:“……因此,调整探测策略,重点搜索非生物能量信号、机械改造痕迹以及低强度的虫族生物信号。假设目标为‘铁骸虫群’残部。”
“明白。”共鸣者塔尔回应,但随即提出一个现实问题,“共鸣者维拉,如果目标确实隐藏在地表之下或建筑内部,我们的远程灵能扫描精度将大幅下降。若要获得更准确的信息,恐怕需要……投放‘种子’。”
“种子”,这是灵能共生体对一种特殊行动单位的称呼,即派遣一名共生体成员,脱离飞船的能量保护场,寄生到一个本地生物体内,从而能够深入环境进行近距离侦察和行动。
然而,这个提议让腔室内所有共生体的光影都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寄生,是他们天生拥有的能力,也是他们不愿意使用的能力。
作为纯粹的能量意识生命,他们拥有寄生的灵能力量。但这个过程,意味着彻底剥夺宿主的意识,将其变成一具空有记忆和本能的皮囊。而共生体自身,在融入宿主的过程中,也会被迫体验宿主残留的生物本能和情感碎片,这对于崇尚纯粹灵能的他们而言,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污染和不适,最主要的是一旦寄生,想要分离的话则可能造成自身和宿主的死亡!
更危险的是,在他们处于纯能量状态、尚未找到宿主或脱离宿主时,离开飞船,将会变得极其脆弱。强烈的电磁辐射、尤其是恒星的紫外线和各种高能粒子流,会对他们的能量结构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意识消散,彻底死亡!这也是“远眺者”号必须始终隐藏在柯伊伯带阴影中,而不敢轻易靠近内太阳系的主要原因。
派遣“种子”,意味着一名同胞必须承受巨大的风险:在穿越地日空间时可能被太阳风重创;在寻找合适宿主时可能暴露;在寄生过程中可能受到宿主残留意识的冲击;以及任务失败后可能无法返回……
维拉的意识中充满权衡。投放“种子”无疑能最快获得情报,但代价巨大。而继续远程监视,则可能永远隔靴搔痒,甚至被对方误导。
“……目标星系恒星(太阳)活动目前处于中等水平,但近期有耀斑爆发的可能性。”塔尔补充了天文数据,提醒着风险。
沉默良久,维拉做出了决定。
“准备一颗‘种子’。”她的意识传递带着一丝冰冷的决绝,“选择最低限度的灵能储备,以最小化穿越风险。目标:渗透‘索拉斯-3’第三行星,优先寻找与异常能量信号或机械改造活动相关的个体进行寄生,获取第一手情报。”
“人选?”
“……我来。”一个相对年轻、光芒略显微弱的光影飘向前方,他是共鸣者科恩,擅长信息分析和潜伏,是此次任务的专业人士。
“科恩,你清楚风险。”
“为了族群的未来,为了弄清‘铁骸’的威胁,风险值得。”科恩的意识坚定,但细微的波动仍泄露出一丝对即将体验生物躯体的排斥和不安。
“远眺者”号开始为投放“种子”做准备。一个特殊的小型舱室被激活,里面充满了维持纯能量态稳定的力场。科恩的光影缓缓融入其中,他的大部分灵能被暂时剥离封存,只保留最核心的意识和进行一次性寄生所需的最低能量。
随后,一个微小的、具有基本导航和防护能力的投放舱被弹射出去,如同一点微尘,悄无声息地滑向太阳系内部,它的轨迹经过精心计算,将利用行星引力进行加速和掩护,最终目标——地球。
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地球,林羽对深空中针对他的又一次行动毫无所知。他正全力推进“巢穴迁移”计划。
几天内,他利用各种伪装手段,开始蚂蚁搬家般地将出租屋里的重要设备、工具、以及提炼好的原材料,一点点转运到废弃的红星机械厂。
过程极其繁琐且耗时。他不得不频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租赁不同的共享汽车、甚至雇佣完全不知情的跑腿小哥(通过匿名网络下单,指定到奇怪的地点取送“维修零件”或“化学样品”),才能将东西运到城市边缘,最后再靠人力或那辆废土战车运进厂区。
苏雪对他的行为感到极度困惑和不安。
“你最近到底在忙什么?天天早出晚归,还老是搬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出去……你是不是又找到新的‘实验基地’了?”她担心地问,生怕他又搞出比下水道和蟑螂更可怕的事情。
“在进行一项‘环境适应性仓储管理优化’项目。”林羽用一个极其拗口的术语回答,“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搬迁情况。”
苏雪:“……说人话!”
“找了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放东西。”林羽言简意赅。
“在哪里?安不安全?会不会又被发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躯壳之缚:星海虫祖请大家收藏:(m.zjsw.org)躯壳之缚:星海虫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