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夫罗的亲自率领下,这支庞大的复仇铁骑,如同嗅到了浓烈血腥味的饥饿狼群,扬起了遮天蔽日的烟尘,朝着凌云队伍撤退的方向,展开了风驰电掣般的追击。他们一人双马,甚至三马,轮换骑乘,不惜马力,其追击速度,远非凌云那支拖着庞大牲畜群、步履蹒跚的队伍所能比拟。
时间,在紧张与焦虑中一分一秒地流逝。凌云率队艰难地在草原上跋涉了两日,按照估算,距离朔方城大约还有两日的路程。然而,希望似乎总与危机相伴而生。
身后,那原本只是天际一抹淡淡黄尘的追兵踪迹,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逼近,如同不断蔓延的瘟疫,侵蚀着队伍中每个人心中的安宁。
“报——将军!紧急军情!” 一名负责断后侦察的斥候,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他浑身被尘土染黄,胯下的战马口吐白沫,四肢颤抖,显然已是强弩之末。
他冲到凌云马前,声音因极度疲惫和紧张而嘶哑变形,带着绝望的颤音:“后方……后方发现大队匈奴骑兵!烟尘铺天盖地,马蹄声如同闷雷,规模……规模绝对不下千骑,可能更多!看旗号,似乎是匈奴右贤王于夫罗的亲卫!距离我们……距离我们最多只有半日路程了!”
一千骑!右贤王于夫罗亲至!
这个消息,如同数九寒冬里最刺骨的冰水,兜头浇下,让所有听到的军官瞬间脸色煞白,脊背发凉。张辽猛地攥紧了腰间的刀柄,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出青白色,他霍然转头,目光死死地盯住凌云,等待着他的决断。
局势,在刹那间急转直下,危如累卵!
冰冷的现实,如同两把淬毒的匕首,交叉横亘在凌云面前,逼迫他做出残酷的抉择:
一、放弃所有浴血奋战缴获的牲畜、物资,以及那些刚刚从地狱被拯救出来的汉民同胞,全军轻装,凭借速度优势,或许能抢在匈奴大军合围之前,逃回朔方。
这样做,大概率能保住麾下这支宝贵的骑兵骨干,但此次出征的所有战略意义将化为泡影,壮大朔方的宝贵物资将得而复失,那些重获希望的同胞将再堕深渊,更重要的是,军队的士气和信心将遭受毁灭性打击,未来恐难再振。
二、留下来,依托有限的地形,与超过己方五倍的匈奴精锐骑兵,在这片无遮无拦的草原上,进行一场正面决战。结局,几乎没有任何悬念,两百对一千,兵力、体力、地利皆处于绝对劣势,等待他们的,极有可能是一场壮烈而绝望的全军覆没,无人能够生还。
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成了坚冰,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所有人的目光,带着恐惧、带着决绝、带着最后的期盼,都牢牢地聚焦在凌云那张年轻却已刻满风霜与刚毅的脸上。
凌云的目光,如同最冷静的鹰隼,急速扫过那庞大而嘈杂的牲畜群,扫过那些衣衫褴褛、眼巴巴望着他、将全部生存希望都寄托于他一人之身的被救汉民,最后,落回到身边这些一路跟随他浴血拼杀、眼神中依旧燃烧着不屈火焰的将士们身上。
他的眼神在极短的时间内,经历了剧烈的挣扎、痛苦、不甘,最终,所有的情绪都被一种冰冷的、近乎残酷的决然所取代,如同北地万载不化的寒冰。
他猛地抬起头,声音斩钉截铁,如同重锤砸碎了凝固的死寂:
“不能逃!我们拼了命夺来的,是朔方生存壮大的根基,决不能拱手送还!我们豁出性命救出来的人,是活生生的同胞,决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再被推回炼狱!”
他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张辽,扫过周围每一个核心军官的面庞:“但是,留下来与七倍于己的敌人硬拼,是自取灭亡,是愚蠢!我们必须要有人留下来阻击,用我们的血,为大部队、为这些物资和同胞的撤离,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他不再有丝毫犹豫,语速快如连珠炮,下达了一连串清晰而冷酷的命令:
“第一,所有被救出的汉民,立刻从中挑选出四十名会骑马、身体恢复最好、胆气最足的人!你们的任务,不是回头厮杀,是立刻骑上我们备用的、体力最好的战马!
用你们的一切手段,驱赶这八百多匹缴获的战马,不惜马力,全速冲向朔方!把这批马,完好无损地交到典韦将军手中!告诉他,这是我们朔方未来骑兵的种子,是希望所在,一匹都不能给我丢在路上!”
“第二,其余无法快速骑行的汉民,以及我们队伍中受伤行动不便的弟兄,混合编组,负责驱赶牛羊群!不要回头,不要停留,尽力往朔方方向走!能走多快就走多快,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第三!” 凌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沉重与坚定,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张辽,以及除去护送马群和驱赶牛羊之外,剩下的一百八十余名眼神决然的骑兵。
“我,凌云!张辽!以及所有还能握紧刀枪、还能拉开弓弦的弟兄,全部留下来!我们就在这里,就在前方寻找合适的地形,构筑防线,狙击匈奴追兵!用我们的命,为前面的同胞,为我们用血换来的物资,争取到足够的时间!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群美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