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程黑牛那石破天惊的一跪和掷地有声的归降誓言,黑牛寨这颗如同毒痈般依附在广牧县躯体上吮吸多年的匪患毒瘤,被彻底连根剜除。
残余的零星抵抗,在程黑牛这位昔日寨主亲自出面、现身说法之下,也如阳光下的残雪般迅速消融瓦解,尽数选择了归顺。至此,广牧县境内持续数年的匪患战事,终于尘埃落定。
接下来的数日,凌云麾下的朔方军马全面进驻、接管了黑风岭上下的黑牛寨各处关隘、营房与库藏。
接收清点的过程,让即便是亲眼见证过朔方郡从无到有、自废墟中崛起的顾雍等人,也不由得感到一阵心惊,随即涌上心头的,便是难以抑制的巨大喜悦。
黑牛寨凭借地利与狠辣,数年劫掠积累下的财富,远超众人最初的估量。在程黑牛毫无保留的配合下,一队队朔方军士在熟悉情况的原山寨小头目引导下,打开了那些隐藏在岩洞、地窖乃至伪装成普通民居的库房。清点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每一份清单报上来,都让人精神一振:
寨中大小粮仓竟如同蚁穴般错综复杂,里面囤积的粟米、麦子、豆类等各类粮食,粗略估算,竟足够近两千人食用大半载之久!
除了历年抢掠所得,竟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他们强行控制残存百姓,在隐秘山谷间开垦耕种收获而来。这对于正处于人口激增、粮食消耗巨大、时常需要精打细算的朔方而言,无疑是天降甘霖,解了燃眉之急。
金钱虽未到堆积如山的夸张地步,但成箱的铜钱、散碎的金锭子、以及大量劫掠来的上好布匹、珍贵皮毛、不可或缺的盐巴和生铁等硬通货,数量也极为可观,瞬间充盈了朔方那原本略显单薄、时常捉襟见肘的府库。
尽管品质良莠不齐,锈蚀破损者亦有之,但刀、枪、矛、戟、弓弩、箭矢,以及数量不少的皮甲、木盾、乃至少量铁甲等各类军械,林林总总,足以武装起五六百人的队伍,极大缓解了朔方军急速扩张所带来的装备紧张压力。
除了那两百多匹被精心喂养、可作为战马使用的骏马,寨子圈养的牛、羊、骡、驴等各类牲畜亦有数百头之多,这些都是宝贵的畜力、肉食来源和未来繁衍的根基。
除了经历内乱和战斗后剩余的近千名(需严格筛选)可纳入整编的喽啰,更令人痛心又欣慰的是,从寨中各处阴暗角落解救出了数百名被掳掠来的妇孺和充作苦力的青壮奴隶,他们衣衫褴褛,眼神麻木,如同惊弓之鸟。
看着那一摞摞不断增厚的物资清单,典韦咧开大嘴,蒲扇般的手掌拍得大腿砰砰响,声震屋瓦:“哈哈哈!发了,发了!这趟买卖做得值!真他娘的值!”
连一向沉稳的张辽,嘴角也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主公,有此雄厚资储,我军实力必能更上一层楼,无论是练兵还是筑城,底气都足了许多!”
凌云心中亦是振奋不已,但他看得更远,思虑更深。相较于眼前的钱粮军械,他更看重那近千经过筛选可用的兵源,以及那数百亟待解救、代表着未来民力与民心的人口。他当机立断,做出了一系列周密安排:
委任张辽为主,并火速从后方调来以严谨着称的高顺协同,对所有降兵进行严格甄别与彻底整编。
坚决剔除老弱病残、恶习深重、冥顽不灵之辈,发放少量路费遣散归乡,令其自谋生路;将其中身强体壮、尚存血性、愿意遵守严明军纪的青壮,全部打散原有编制,混编入各营,尤其优先补充高顺麾下以悍勇闻名的“陷阵营”与郝昭负责城防、需忠诚可靠的“守备营”。
至于程黑牛本人,凌云观其性情虽粗豪,却非奸恶之徒,且熟悉黑风岭及周边地形民情,确有统兵之能,为示信任与安抚,特任命其为校尉,暂归张辽节制,随军效力,以观后效。
所有被解救的妇孺与奴隶,皆由顾雍亲自负责,逐一登记造册,问明籍贯意愿。愿意留在朔方者,承诺待局势稳定后分予田宅,助其安家;渴望返回故乡者,则发放足额盘缠,派兵护送至安全地界。
立刻调集全军所有可用的车辆、驮马,由典韦派遣精锐步卒沿途护卫,将黑牛寨囤积如山的粮秣、琳琅满目的财货、堆积如丘的军械,分批次、不间断地运往正在清理重建的广牧县城以及后方的朔方郡治所,以此夯实根基,支撑未来的大发展。
就在凌云于黑风岭上紧锣密鼓地进行军事整编与物资转运的同时,山下的广牧县城废墟上,顾雍则以文人的方式,做了一件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影响极为深远的事情——张榜安民。
他以新任朔方郡太守蔡邕及实际主事者凌云的名义,亲自拟就并发布了措辞恳切、条理清晰的安民告示。
王璨亲笔誊写的榜文,书法俊逸,文采斐然,却又通俗易懂。告示中,首先以确凿无疑的口吻宣告黑牛寨匪患已彻底平定,罪魁祸首廖忠(已被公开明正典刑)伏诛,程黑牛等迷途知返者已被收编入伍,为国效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群美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