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张昭后,凌云在弥漫着墨香与淡淡炭火气的书房内独自踱步了片刻,窗外的雪光映照在他略显沉思的侧脸上。
最终,他还是决定不再拖延,立刻将此事告知甄姜和来莺儿,坦诚相告远比让她们从别处听闻要好。
他整理了一下心绪,迈步走向内院那间最为温暖的暖阁。
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所有寒意。
甄姜正侧坐在铺着厚厚绒毯的软榻边,轻轻拍抚着已然熟睡的儿子凌恒,哼着轻柔的摇篮曲,眉眼间尽是母性的温柔光辉。
来莺儿则坐在稍远些的绣墩上,就着明亮的窗户光,手中飞针走线,缝制着一件小巧精致的婴儿衣物,神情专注而安详。
冬日的阳光透过精致的雕花窗棂,洒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一幅静谧温馨、岁月静好的画卷。
凌云轻咳一声,打破了这片宁静,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他走到榻边,挨着甄姜坐下,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然与不自然,但还是选择了开门见山,声音低沉而清晰:
“姜儿,莺儿,有件事……需得与你们商议,也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甄姜闻声,停下拍抚的动作,将睡熟的儿子小心翼翼地往里挪了挪,替他掖好被角。来莺儿也轻轻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活计。
两双清澈的美眸,带着同样的询问与一丝隐约的预感,齐齐望向他,安静地等待着他的下文。
“方才子布先生前来,”凌云略作停顿,组织着语言,“是为乔公家两位千金……便是大乔、小乔姑娘之事……”
他将张昭所言,乔公因流言而产生的深切忧虑、那些困扰乔家女儿清誉的污秽言语、张昭提出的解决之策,以及自己最终思虑后,应允先行迎娶大乔的决定,毫无隐瞒、原原本本地叙述了出来。
说完,他目光坦诚地看向两位妻子,眼神中带着真诚的歉意。
“此事来得突然,完全在我意料之外。只是……眼下情势如此,流言伤人,且大乔姑娘于我确有数月看护之恩,其品性温婉贤良,人所共见,故而……我应下了。
未曾事先与你们细细商量,是我考虑不周。”
暖阁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只听得见炭火偶尔的“噼啪”声和凌恒均匀细微的呼吸声。
来莺儿率先反应过来。她性子本就温顺柔婉,加之自己侧室的身份,以及对凌云近乎盲目的依恋,她连忙抬起眼眸,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的柳絮:
“云郎何出此言?此等见外之语,莫要再说了。乔家姐姐日夜辛劳,悉心照料云郎,恩情如同再造。”
“如今……如今能姐妹相称,共侍一夫,延续这份缘分,亦是……亦是天意使然。莺儿……莺儿心中只有为云郎身子康健、府中添喜而感到高兴。”
她说着,微微低下头,长长的睫毛垂下,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极其细微的酸涩,一只手却不自觉地、保护性地轻轻抚上自己已然隆起的小腹。
那里面是她与凌云血脉的延续,也是她最大的慰藉与依靠。对她而言,凌云的意志,便是她的方向。
甄姜的反应则更为复杂,也更为深沉。她先是静静地看了凌云片刻,那目光仿佛要穿透他的眼眸,直抵内心,又侧头看了看来莺儿那逆来顺受、温婉可人的模样。
最终,几不可闻地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中却并无多少意料之外的惊愕或被冒犯的恼意,反而带着几分“果然如此”的了然。
以及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完全察觉的、对夫君这突如其来“桃花运”的淡淡揶揄。
她伸出温热的手,轻轻覆上凌云放在膝上的手背,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属于正妻的沉稳与决断力:“云郎,此事你答应得对,并无不妥之处。”
“哦?”凌云有些意外于甄姜的干脆利落,以及这份超出他预料的平静与支持。
甄姜条理清晰地分析道,目光冷静:
“其一,流言蜚语,甚于刀剑,不仅损及乔家两位妹妹的闺誉,长久下去,于主公你的清誉亦是污点。以此法快刀斩乱麻,是最直接有效的解决之道。
其二,大乔妹妹不辞辛劳,日夜看护,于你有活命之恩,此恩重如山。”
“如今将其纳入府中,好生相待,既是酬谢其恩德,亦是向朔方上下彰显云郎你知恩图报、不忘根本的仁德之心。此乃一举两得。其三嘛……”
她说到这里,语气微微放缓,眼中甚至闪过一丝促狭的笑意。
“府中姐妹多些,也显得热闹兴旺些。只要大家日后能和睦相处,同心同德,便是家门之幸,云郎之福。只是……”
她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语气变得关切而自然,仿佛只是随口问起家常:
“说起来,舞蝶那丫头,前番为你硬生生挡了那淬毒的一箭,肩胛处的伤势,如今恢复得如何了?”
“华佗先生用的那些解毒生肌的药材,可还对症?她年纪尚小,又是姑娘家,身子最是娇贵,可万万莫要因为这次重伤,留下什么病根隐患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群美传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群美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