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带回贾诩愿效犬马之劳的书信时,平原县已入初冬。寒风凛冽,却吹不散刘衍心头的火热。他仔细阅毕那封措辞谨慎却已称“主”的信,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让关张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
“我要亲自去一趟凉州,迎文和先生归来。”
“大哥!”张飞第一个跳起来,“凉州路远,羌胡横行,太危险了!让俺老张带一队精锐去接便是!”
关羽亦抚髯劝道:“主公,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贾文和既已愿投,遣一大将前往,足显诚意。主公亲往,若有不测,我等心血付诸东流矣。”
苏婉虽未开口,但眼中的担忧几乎要溢出来。
刘衍看着麾下核心众人,目光坚定:“云长、翼德,婉娘,你们的心意我明白。但贾文和,非比寻常。其人才智超绝,性情更是谨慎多疑,可谓‘不见兔子不撒鹰’。我若仅遣使往迎,在他眼中,或许只是寻常礼贤下士,未必能尽收其心。唯有我亲往,方显我求贤若渴之至诚,亦能当面与他剖陈利害,共商大计!此等王佐之才,值得我冒此风险!”
他顿了顿,继续道:“况且,凉州乃未来战略要地,董卓、韩遂、马腾之辈皆在此盘踞,我亦需亲往一看,了解边地风情,军镇虚实。此事我意已决,不必再劝。”
见刘衍意志坚决,众人知无法更改。关羽沉声道:“既如此,某愿随主公同行,护卫周全!”
张飞也嚷道:“俺也去!倒要看看那贾文和是何等人物,值得大哥如此!”
张辽亦欲同往。
刘衍却摇了摇头:“不可。平原乃我等根基,不可无人坐镇。云长需统揽军政,翼德需操练新军,文远你暗卫事务繁杂,更需留守。我只带陈武及十名‘影组’精锐,轻车简从,扮作前往西域的商队,反不易惹人注目。”
他看向苏婉,柔声道:“婉娘,家中一切,又要辛苦你了。”
苏婉知大局已定,强忍担忧,坚定点头:“夫君放心,妾身定守好家业,等你与文和先生平安归来。”
计议已定,刘衍迅速安排。他将政务暂交苏婉、忠伯,军务委于关羽,暗卫由张辽全权负责。随后,他与陈武及十名精挑细选、擅长护卫与野外生存的“影组”好手,携带着准备好的礼物(主要是书籍、文具以及一些平原特产),扮作一支小型商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平原,踏上了西行之路。
路途迢迢,风餐露宿。一行人穿越冀州,经司隶,过潼关,踏入广袤的凉州地界。沿途所见,与相对安稳的平原迥异。荒凉、贫穷、混乱是主调,羌骑呼啸而过,汉军坞堡林立,民生凋敝,路有白骨。刘衍默默观察,将一切记在心里,对贾诩选择暂时蛰伏于此,更多了几分理解。
历经近一个月的艰苦跋涉,绕过几股流寇与羌人部落,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姑臧城外。通过暗卫留下的隐秘标记,他们很快找到了贾诩守制居住的祖宅。
那是一座看起来颇为清寒的院落,白幡尚未撤去,在凛冽的寒风中微微飘动,透着一股孤寂与冷清。
刘衍命陈武等人在远处等候,自己整理了一下因长途跋涉而略显风尘的衣冠,深吸一口气,独自上前,叩响了门环。
片刻,一名老仆开门,疑惑地打量着刘衍。
“劳烦通传,青州故人刘衍,特来拜会文和先生,吊唁老夫人。”刘衍语气平和,递上名帖。
老仆进去不久,院内便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只见贾诩一身素服,快步迎出,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感动,深深一揖:“诩不知主公亲临,有失远迎,万望恕罪!”他虽已书信认主,但此刻亲眼见到刘衍竟不顾艰险、亲身前来,心中那份震动与最后一丝疑虑,彻底烟消云散。
刘衍连忙上前扶住他:“文和先生快快请起!先生母丧,衍未能亲至吊唁,已是失礼。今日前来,一为祭拜老夫人,二为迎先生共谋大事,何谈恕罪?”
贾诩起身,看着刘衍虽年轻却沉稳如山岳的面容,以及眼神中那份毫不作伪的诚挚与期待,心中再无犹豫。他将刘衍引入灵堂。
刘衍净手焚香,在贾母灵位前郑重行了三拜之礼,神色肃穆,动作一丝不苟,尽显尊重。
祭拜完毕,二人来到书房。炭火驱散了寒意,清茶袅袅生香。
“主公亲冒矢石,远涉千里,诩……何德何能?”贾诩感叹道,这一次,语气中带上了真正的动容。
刘衍摆手,目光灼灼地看着贾诩:“为天下得人,莫说千里,便是万里又何妨?文和,如今局势,你应比我更清楚。太平道蠢蠢欲动,天下大乱在即。我欲扶汉室于将倾,救黎民于水火,然智短力薄,常感力不从心。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算无遗策之智,衍恳请先生出山助我,共挽天倾!”
贾诩沉默片刻,并未立刻表态,反而问道:“诩有一问,望主公解惑。世人皆言,诩善谋自身,算计过甚,乃至……心术近毒。主公难道不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