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以匈奴遗种,乘晋室之衰,奄有河汾天下。蠭起之众辐辏而归之,石勒、王弥皆北面为臣。聪承其故业遂陷两都,执辱二帝,矜夸淫纵,残暴无亲,幸以病终。坟草未生,家为屠戮矣。——司马光 《历代名贤确论》
晋惠帝永兴元年,宜阳城旌旗初立,刘渊于此称汉王,改元元熙。这位匈奴单于冒顿的后裔,武左贤王刘豹之子,望着洛阳城头的晋室旌旗,指尖反复摩挲腰间玄铁剑。剑鞘上那个鲜红的“汉”字,是他凭着染血的战刀,一笔一划剜刻而成,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对晋室的怨愤与一统天下的野心。
刘渊第四子刘聪的降生,自始便带着异数。其母张氏怀胎时,曾梦太阳入腹,惊醒后告知刘渊,刘渊沉吟道:“此乃吉兆,切记不可外传。”怀胎十五月后,刘聪才呱呱坠地,出生当晚,有白光异象笼罩产房。更奇的是,刘聪形体异于常人,左耳生有一根白毛,长二尺有余,光泽莹润,仿佛天生便带着不凡之相。
刘聪自幼便显露过人天赋,不仅武艺出众,对经史子集也多有涉猎,称得上文武双全。或许是那与生俱来的异相,或许是血脉中流淌的匈奴勇武与对汉文化的吸纳,让他在刘氏子弟中格外引人注目。随着年岁渐长,他眼中的锋芒愈发显露,既继承了父辈的雄心,又有着属于自己的盘算,在乱世之中,悄然积蓄着力量。
晋室内乱不休,八王之乱让天下动荡,这对刘渊父子而言,正是崛起的良机。刘渊在宜阳站稳脚跟,刘聪则紧随其父左右,参与军机要务,凭借过人的胆识与能力,逐渐成为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看着父亲一步步构建汉国的基业,心中也在勾勒着属于自己的蓝图,那把刻着“汉”字的剑,不仅是父亲的象征,也成了他砥砺心志的目标。
刘渊称王,汉国初立,乱世的棋局已然展开。刘聪作为皇子,其人生轨迹与汉国的兴衰紧密相连。从降生时的异兆,到少年时的锋芒,再到如今的伺机而动,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
刘渊称帝第三年,病殁于光极殿。太子刘和继位仅七日,便因听信宦官谗言,在殿中伏兵诛杀刘聪。谁料变起肘腋,刘和的刀还未挥出,便被刘聪的死士反制。鲜血溅在刘和冠冕上的东珠时,刘聪已踩着兄长的尸首,踩着满地狼藉的龙纹地砖,登上了汉国皇帝的龙椅。
刘聪称尊之后,改元光兴,尊其父继后单氏为皇太后,张夫人为帝太后,立其异母弟刘乂为帝太弟,立其妻呼延氏为皇后,四个儿子均封为王。
刘聪在朝政打理上展现出了过人的沉稳与决断。国家大小要务,他皆能条分缕析、妥帖安排,从祭祀礼仪到边防军备,从吏治整顿到民生安抚,每项举措都兼顾周全,既延续了前朝合理的规制,又根据时势做出精准调整。朝堂之上,王公贵族与文武百官依旧各司其职,俸禄爵位一依旧例,未曾因皇权更迭而有大的动荡。如此稳定的局面,让满朝文武心悦诚服,私下里虽偶有议论新帝的行事风格,却无一人对其执政能力提出质疑,更无半句反对之声,朝野上下呈现出一派井然有序的气象。
然而,这位在政务上显露才干的新帝,骨子里却藏着难以抑制的好色本性。早在他还是楚王时,便已在府邸中广纳四方美女,府中姬妾成群,声色犬马之事从未间断。如今登临大位,江山在握,初期因需稳固政权而暂敛心性,待朝堂诸事尘埃落定,内忧外患渐平,他便再难按捺本性,开始放纵私欲,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后宫的声色享乐之中。
新帝的后宫之中,既有前朝遗留的佳丽,也有各地官员进献的绝色女子,各有风姿,每日里莺歌燕舞,脂粉飘香,已然是人间仙境。可即便被这般美色环绕,刘聪心中却始终牵挂着一个人,那女子的容颜并非后宫中最出众的,却像一根无形的丝线,时时刻刻缠绕在他心头,让他魂牵梦绕,欲罢不能。
他无数次想寻机会与这女子亲近,将其纳入自己的羽翼之下,享那鱼水之欢,可每次刚生出念头,便被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困住,因为他与这女子之间,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名分鸿沟。那名分是礼制所定,是朝野共知的规矩,一旦逾越,便是悖逆人伦,不仅会遭天下人唾弃,更可能动摇自己刚刚稳固的皇权。这份既渴望又忌惮的心思,像一团烈火在他胸中灼烧,让他每日坐立难安,却又只能强压着那份躁动,眼睁睁看着心上人近在咫尺,却始终不敢妄动半分,只在无人之时,暗自咀嚼这份求而不得的煎熬。
此女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太后,刘聪生父刘渊的继后单氏。
刘聪对她的牵挂,始于自己刚即位时进谒单后的那一幕,那场景在他脑海中反复浮现,始终无法忘怀。彼时他刚登帝位,一身龙袍加身,却在单后面前收敛了帝王的威仪,恭恭敬敬地上前行礼问安,言语间满是谦逊。单后端坐于殿中,见他身形伟岸挺拔,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武不凡的气度,再想起他登基后种种举措,心中已悄然生出几分异样的情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请大家收藏:(m.zjsw.org)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