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北平。
燕王府内,朱棣身着常服,却自有一股威严气度。
“工部那帮废物!建个宫殿磨磨蹭蹭!告诉他们,再有一个月,朕要看到奉天殿的地基完工!误了工期,朕就拿他们的脑袋来奠基!”
“还有钦天监,朕要的《北京城并宫阙详图》,画得怎么样了?朕要的是能看清每一条水沟、每一条胡同的图!不是他们画的那种写意山水!告诉他们,画不出来,就全家去修长城!”
殿下侍立的官员和太监们,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
自某日后,他们陛下的脾气就变得更加急躁,对各项工程的进度要求,也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待众人退下,朱棣才从一个暗格里,取出一张图纸。
上面画着一个古怪的车,没有马,有着奇怪顺畅的流线。
他密令召见的一位内府工匠,正跪在地上,满头大汗地看着那张图。
“陛下……此物……不用马力,如何能日行千里?”工匠的声音都在发抖。
“朕不知道!”朱棣一拍桌子。
“朕只知道,后世有此神物!朕要你们给朕造出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弹簧也好,齿轮也罢,甚至是……风力,水力!给朕去想,去试!”
“十年!朕给你们十年时间!若是造不出来……”
朱棣的眼神变得冰冷,工匠吓得直接瘫软在地。
一个能让江山永固的精确地图,一个能日行千里的神行之车。
这两样东西,像两团火,在朱棣心中熊熊燃烧。
他不仅要做开疆拓土的雄主,更要做一个开创万世未有之奇迹的圣君!
……
瓦剌,土木堡以北的草原。
天,是灰的。地,是黄的。风,是冷的。
朱祁镇裹着一件破旧的羊皮袄,缩在帐篷的角落里,浑身发抖。
他已经不记得这是被俘的第几天了。
也先对他,时好时坏。
高兴的时候,会赐他酒肉,称他为“大明天子”。
不高兴的时候,会用冰冷的刀锋贴着他的脖子,问他大明的城墙高不高,守军多不多。
每一次,朱祁镇都感觉自己死了一回。
他的脑子里,有两个声音在疯狂地打架。
一个声音是王振的,尖利而谄媚:“陛下乃天命之主,亲征瓦剌,必将大获全胜,功盖太祖!”
“若非王振!”朱祁镇用头撞着帐篷的木杆,悔恨的泪水横流,“若非听信你这阉贼的谗言,朕何至于此!五十万大军!何至于此!”
可另一个声音,更加清晰,更加冰冷,像一把刀,反复切割着他的灵魂。
那是周墨的声音。
“别信王振!你会被俘虏的!”
“土木堡,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你会被俘虏的……”
“会被俘虏的……”
字字如针,句句如刀。
悔恨,恐惧,茫然,像无数条毒蛇,啃噬着他的心。
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
帐篷的帘子被掀开,也先走了进来。
朱祁镇一个激灵,用一种近乎卑微的语气,讨好地说道。
“太师……您来了……外面风大,快请坐……”
他现在什么都不想了,不想什么大明皇帝的尊严,不想什么收复失地。
他只想活下去。
只要能活下去,让他做什么都可以。
叫门?如果能活命,别说叫门,让他把城门拆了都行!
……
现代,民宿中。
周墨在一旁看着朱允炆在手机上认字,心中很是欣慰。
他拿起一包从农贸市场买来的种子,递到朱允炆面前。
“认识这上面的字吗?”
朱允炆凑过去,磕磕巴巴地念道:“高……产……水……稻……”
“对!高产水稻!”周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
“这玩意儿,一亩地能收上千斤粮食!要是让你皇爷爷,或者始皇帝陛下看到了,那可真是比金山银山还珍贵的宝贝!”
朱允炆的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皇爷爷……会来吗?
如果皇爷爷来了,四叔……也会来吗?
“周墨,我们……会一直住在这里吗?”朱允炆小声问道,他对这个小小的民宿,已经有了一丝归属感。
“不了。”周墨摇了摇头,“这里人多眼杂,房费也贵,不适合你长期学习,我准备带你回我村里老家。”
“老家?”
“嗯,一个村子,人少,清净。在那里,你可以安安心心地学习,没人会用奇怪的眼神看你。”
周墨已经开始收拾东西。
对他来说,让朱允炆尽快融入现代社会,成为自己的帮手,才是头等大事。
朱允炆对周墨已经全然信任,点了点头:“好,我听你的。”
两人收拾好行李,主要是朱允炆的那些宝贝课本、练习册、两部手机。
以及那一大袋被朱允炆视若珍宝的各种种子。
他们坐上了回村的公交车。
汽车行驶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窗外的景象飞速后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