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墨和朱允炆简单吃过晚饭后,周墨看着那套康熙坐过的崭新桌椅,心中一个念头愈发清晰。
光是靠口头说教,冲击力还是太弱了。
得给皇帝们再来点更震撼的,得上猛药!
“朱允炆同学,你过来。”
周墨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精神头又上来了。
他把朱允炆拉到堂屋,将投影仪打开,电脑连接上网络。
“我给你看些东西,你有个心理准备。”
周墨在搜索栏里输入了几个字《近代百年国殇》。
他特意挑选了一个剪辑版的纪录片,节奏快,画面冲击力强,没有太多晦涩的讲解,全靠影像说话。
昏暗的房间里,只有幕布散发着幽幽的光。
画面亮起,是一艘艘飘扬着米字旗的蒸汽铁甲舰,如同海上巨兽,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古老的海岸线。
轰!
炮火撕裂了天空,木制的清朝水师战船在爆炸中化为碎片。
朱允炆的身体猛地一颤,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身为大明皇帝,他见过红夷大炮,但从未想过,船竟能造成这般模样,炮火竟能如此密集。
除了给康熙看的相同的内容,还有再之后的。
八年……十四年……
朱允炆的脸色,从最初的震惊,慢慢变得惨白。
画面上,是麻木的百姓,是破败的城市,是别国的军队耀武扬威地走在京城的大街上。
朱允炆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有些看不下去了。
眼前,是活生生、血淋淋的画面。
“周先生……别……”
“没事,看看。”周墨的声音很平静。
“这只是开始,不看完这些,你们永远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要改变的又是什么。”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重新睁开了眼。
画面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
日寇的铁蹄踏碎了山河,飞机在头顶盘旋,投下致命的炸弹。
城市化为焦土,百姓流离失所。
金陵城破,三十万同胞惨遭屠戮。
当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时,朱允炆这位以仁为标签的皇帝,浑身都开始发抖。
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极致的愤怒和悲恸。
“杀!杀!杀!”
他死死盯着屏幕,眼中布满血丝,那个温和的建文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因同胞被屠戮而目眦欲裂的炎黄子孙。
“周先生,为何不战!为何不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他几乎是嘶吼出来的。
“在战。”周墨切换了视频。
画风突变。
不再是单方面的屠杀和溃败。
是敌后战场,是平型关大捷,是台儿庄血战。
是衣衫褴褛、装备简陋的士兵,用血肉之躯,在长城上筑起新的防线。
是无数的百姓,推着独轮车,在泥泞的道路上为前线运送粮草。
是那句响彻云霄的呐喊——华国不会亡!
朱允炆愣住了。
他看到了,在朝廷腐朽、国力衰微的情况下,这个民族,从最底层迸发出的那种顽强到令人心悸的生命力。
那种力量,不是来自帝王将相,而是来自千千万万最普通的庶民。
视频的最后,定格在1949年10月1日。
城楼上,一个带着浓重乡音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
“华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广场上,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朱允炆怔怔地看着这一幕,眼角,竟不知不觉滑下了一行清泪。
他失去了自己的国。
他却在这里,亲眼见证了一个全新的、从废墟与血火中浴火重生的国。
“原来……国,竟可以如此……”他失神地喃喃。
周墨没有打断他,而是直接播放了下一个视频。
21世纪,大阅兵。
激昂的音乐响起。
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徒步方阵,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朱允炆的心跳上。
那种精气神,是他从未在任何一支大明军队身上看到过的。
紧接着,是钢铁洪流。
一辆辆造型威武、炮管粗壮的坦克,卷着烟尘,如猛虎下山般隆隆驶过。
“此为何物?”朱允炆的声音都在发飘。
“坦克,陆战之王。一辆,可抵千军万马。”周墨言简意赅。
朱允炆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还没等他消化完,镜头一转,对准了一辆辆更为庞大的卡车。
车上,是直指苍穹的导弹。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周墨的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一丝国人才懂的骄傲。
“这东西,射程数千里,乃至上万里,当年那些耀武扬威的铁甲舰,在它面前,就是个活靶子。”
四万里海疆的屈辱,用万里之外的雷霆来洗刷!
朱允炆的眼睛,越睁越大。
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这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这才是能让所有敌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终极威慑!
突然,天空中传来撕裂空气的呼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