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刘秀的转天,周墨起了个大早。
他习惯性地在堂屋里转了两圈,擦了擦白板,又检查了一遍投影仪,结果直到日上三竿,胸口的玉环都毫无动静。
“奇怪,今天轮休?”周墨嘀咕了一句。
朱允炆正在书桌前,拿着个小本子,对照着手机,抄抄写写。
他听到周墨的嘀咕,抬起头,脸上带着几分不确定。
“周哥,是不是……他们不来了?”
他的语气里,有种不易察明的小心翼翼和失落。
在这个陌生的时空里,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帝王先祖,是他与过去唯一的联系。
虽然每次来人都搞得鸡飞狗跳,但那份热闹,却也冲淡了他身在异乡的孤独。
“怎么可能,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恨不得把咱们这儿给端了,怎么会不来。”
周墨走到院子里,“我估计是穿越这事儿,跟游戏放技能一样,也得有个冷却时间。”
“再说,他们回去了也得消化消化,搞点实际行动出来。”
朱允炆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低头继续。
第二天,依旧风平浪静。
除了村里的几只大鹅路过门口,扯着嗓子叫了几声,再无半点波澜。
朱允炆已经在周墨的指导下,学会了用煤气灶下面条。
当他看着蓝色的火苗“呼”地一下窜起来时,还是会下意识地后退半步,但脸上已经没了最初的惊恐,反而多了几分新奇。
第三天,还是没人来。
周墨彻底放松了。
他搬了张躺椅放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戴着墨镜,旁边的小桌上放着一杯冰阔乐。
朱允炆则坐在另一边的小马扎上,捧着一本《华国通史》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还会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做着对比分析。
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岁月静好得不像话。
“允炆啊。”周墨忽然开口。
“嗯?周哥。”朱允炆抬起头。
“咱们这老宅子,是不是太破了些?”周墨指了指堂屋,“地方小,隔音差,再来几位陛下,都快转不开身了。”
朱允炆想了想,点头称是,“确实,若是再有陛下前来,堂屋已然有些拥挤。”
“是吧!”周墨一拍大腿,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墨镜往头上一推,眼里闪着光。
“所以,我决定了,咱们在老宅子旁边,再盖一栋新的!”
这个念头其实在他心里盘桓好几天了。
这几天难得的清静,让他从那种应接不暇的客服状态中抽离出来,开始真正思考自己的未来。
而盖一座新楼,就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这栋新楼,不能是普通民居。
它得是个多功能基地。
要有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用作公共课教室,能挂上更大的白板,装上更好的投影设备。
得有几间独立的小包厢,方便不同朝代的皇帝进行一对一辅导,或者让他们自己人内部开会,省得串音。
最重要的是,墙体要厚,隔音要好,不然这边李世民在讨论贞观之治,那边朱元璋就开始骂娘,太影响教学质量。
还得有个专门的库房,安保措施得做好,用来存放皇帝们带来的学费和各种样品。
甚至,他还想搞个实验室,弄点烧杯试管酒精灯,以后给他们演示个肥皂的皂化反应,或者水泥的初级凝固过程,也比光动嘴皮子强。
还得有宿舍,一室独立卫浴,万一以后皇帝们呆的时间久了肯定得休息。
“走,允炆,跟哥出去转转”周墨抓起桌上的车钥匙,意气风发。
村委会的大门敞开着,村长林富贵正戴着老花镜,对着一本账目皱眉头。
听到门口的熄火声,他抬起头,看到周墨领着个文静秀气的小伙子走了进来。
“哟,小墨啊,这是你城里来的朋友?”林富贵笑呵呵地打招呼,目光在朱允炆身上溜了一圈。
这小伙子长得真俊,就是看着有点文弱。
“富贵叔,忙着呢?”周墨递上一根烟。
“这是我一远房亲戚,叫朱允炆,过来住段时间。”
“哦哦,好,村里空气好,养人。”林富贵接过烟,别在耳朵上,没点。
朱允炆有些拘谨地冲村长点了点头,没说话。
他不太适应这种熟络的社交场合。
“富贵叔,我来是想跟您商量个事儿。”周墨开门见山。
“说吧,啥事?”
“我想在我们家老宅子旁边那块空地上,再盖一栋楼。”
林富贵正准备端起茶杯喝水,听到这话,手在半空中顿住了。
他抬起眼皮,透过老花镜的上缘看着周墨,眼神里全是审视。
“小墨,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是不是在外面发财了?”
周墨差点被一口烟呛到,“咳咳咳……叔,您这说的,我哪有那本事。”
“那你哪来的钱?”林富贵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放,一副你小子别想蒙我的表情。
“你出去打了几年工,回来时候啥样我不是不知道。在旁边起一栋楼,那可比翻新老房子花的钱还多!地基、砖瓦、钢筋、人工,哪样不要钱?没个大几万可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