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十三年,应天府。
谨身殿内,气氛凝重得像一块冻了千年的寒冰。
朱元璋面沉如水,坐在龙椅上,不发一言。
在周墨的世界里不过一天,可在大明,却是实实在在的三天三夜。
他失踪的消息,被锦衣卫指挥使毛骧用雷霆手段死死压住。
知情者,除了毛骧和几个贴身太监,绝不超过五指之数。
但这三天,也足以让整个应天府的空气中,都弥漫开一股山雨欲来的血腥味。
锦衣卫的缇骑四出,整个京城的官员,人人自危,不知道这位以狠厉着称的洪武大帝,又在酝酿着什么惊天大案。
少年朱棣侍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
他能感觉到,父皇身上的那股杀气。
那是一种混杂了屈辱、愤怒、和极度焦虑的杀气。
尤其是当他看到父皇一遍遍抚摸着那张雪白的纸时,眼神中流露出又是渴望又是痛恨的复杂情绪时,朱棣就知道,要出大事了。
“都到了吗?”
朱元璋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殿门外,一个太监小声回道。
“回皇爷,中书省的胡相、李学士、宋学士……都在殿外候着了。”
“让他们进来。”
“是。”
很快,以左丞相胡惟庸为首,中书省的几位核心大臣,鱼贯而入。
他们个个面色凝重,心里七上八下。
这几天皇帝一直没有临朝,只说身体不适,今天却突然深夜召见,还只召了他们几个,这阵仗,怎么看怎么像要办大案的前兆。
“臣等,参见陛下。”众人跪倒在地。
“平身。”
朱元璋抬了抬手,目光如刀,从胡惟庸、李善长、宋濂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这些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大明朝最聪明,也最有权势的脑袋。
“咱今天叫你们来,是想问你们一件事。”
朱元璋缓缓说道,“咱大明,如今算是盛世吗?”
胡惟庸心里咯噔一下,连忙躬身。
“回陛下,我大明驱逐蒙元,恢复中华,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四海升平,万民归心,自然是前所未有之盛世!”
这番马屁,拍得是滴水不漏。
换做平时,朱元璋听了或许会很高兴。
但今天,他听完,却发出了一声冷笑。
“盛世?”
他站起身,踱到众人面前,将那张学习申请表扔在了胡惟庸的脚下。
“你们都给咱睁大眼睛瞧瞧,这是个什么玩意儿!”
胡惟庸等人诚惶诚恐地捡起那张纸,凑在一起观看。
这些大明顶尖的文人,第一眼也被那奇特的纸张和简化的字体搞懵了。
“这……这是何物?”
宋濂作为当世大儒,对文字最为敏感,他皱着眉,“字形虽怪,却依稀可辨,似乎……是我汉字的一种变体。”
“咱告诉你们这是什么!”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
“这是后世的字!一千多年后,咱的子孙后代用的字!”
此话一出,满殿死寂。
胡惟庸等人全懵了,他们抬起头,看着朱元璋,眼神里充满了震惊与茫然。
陛下这是……魔怔了?
“怎么?不信?”朱元璋的眼神变得危险起来。
朱元璋没有给他们太多震惊的时间。
他用一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语调,将自己在后世的经历,以及那部让他和朱棣都备受刺激的《近现代史》的内容,言简意赅地复述了一遍。
他的讲述,充满了血淋淋的现实和赤裸裸的警告。
“……咱的江山,传到后面,让一个叫女真的蛮夷给占了!”
“咱的子孙,留着猪尾巴一样的辫子,给人家当奴才!”
“人家拿着一种叫枪的火器,几千人,就能打得咱十几万大军屁滚尿流!”
“最后,割地,赔款,连海关都让别人管了!咱大明的脸,都让他们给丢尽了!”
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胡惟庸等人的心上。
他们从最初的震惊,到不敢置信,再到屈辱,最后,是彻骨的寒意。
他们终于明白,皇帝为何杀气腾腾。
换做是他们,听闻自己的后代如此不争气,把祖宗的基业败坏到这个地步,恐怕也会气得活活吐血。
“陛下……”胡惟庸嘴唇发干,他想说些什么来安慰,却发现任何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咱今天叫你们来,不是来听你们说废话的。”
朱元璋坐回龙椅,冷冷地说道,“咱要你们从今天起,办一件事。”
“请陛下示下!”众人齐声道。
“学!”
朱元璋一拍龙椅扶手。
“学这后世的字,学这后世的学问!”
“咱要成立一个军械司,独立于六部之外,由标儿主管,你们几个,都给咱进去当学生!”
“从明天起,你们每天下朝之后,都给咱滚到军械司去,啥时候把这简体字认全了,啥时候再干别的!”
这个命令,让胡惟庸等人面面相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